首页 > 仙侠修真 > 白绫传奇 > 第四十六章 形单影只

第四十六章 形单影只(2/2)

目录

阿失一看这个恒壶,壶口机关精巧,壶身泛翠,但却有殷红之色沁出,敲击发出清脆之音,一看壶底,刻有四字铭文:“恒壶不负”。

阿失也读了出来:“恒壶不负?”

李溶溶点了点头道:“是的,恒壶不负。此壶由上古玄铁夹翠玉,窑制七七四十九天而成。到此已经四五百年了。此壶不同于寻常玉器,绝不易碎。”

阿失看了看自己手中的碧玉剑,满心疑惑,道:“这个倒与我这柄剑相当。是因为不会玉碎,所以此壶才说恒久不负吗?”

李溶溶道:“不是的。不但不会玉碎,若将壶中灌满热水,其温如常,存续十数日,壶中水依然不落温差,每每揭壶饮水,水皆温热,断不相负。”

韩逐和阿失听罢都是惊异不已,阿失道:“好一个恒壶不负!”

李溶溶道:“寒冬将至,有此壶伴着你,你可以喝点热水,我也放心。也愿你心如此壶,永不相负。”

阿失收好恒壶,一双眼睛也如秋水,看着李溶溶,点头相应。

韩逐看了看江天,见秋风渐起,说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就此告别吧!阿失保重了。”

李溶溶转过身,紧了紧自己抵御秋寒的披风,径直走到江岸,上了船,风吹着她的头发,她也没有再回头了。韩逐拍了拍阿失的肩头,转身也离去了。

阿失跨上马背,用自己生疏的骑技,嗒嗒而行,终于隐没在长江岸边绵绵无尽的白杨林里,最后只剩下白杨林里的一阵秋风,沙沙作响。

待到阿失消失不见,李溶溶站上了甲板,韩逐也准备起船,秋风里传来了越来越嘈杂的声响,离这个江岸越来越近。韩逐加紧行船的步伐,他的心里倒抽了一口凉气。

李溶溶看出了韩逐的紧张,问道:“韩叔,怎么了?”

韩逐摇摇头,叹道:“幸亏阿失早走了几步啊,不然也就来不及了。”

李溶溶道:“难道天龙剑派和丐帮的人来了?”

韩逐道:“可不是嘛。”

李溶溶也叹了一口气,说道:“没事吧?”

韩逐道:“没事了,他们想到小池镇,还得要扣江门呢?不然这曲水刀山,他们人多马杂,凭什么能到得十二连环坞?”

船离江岸,渐行渐远,茫茫江面,小舟孤单。

李溶溶“刷”地一声,从腰际抽出软鞭,双脚凌空飞起,竟在船头舞起鞭来。鞭子呼呼生风,每一鞭犹如这个小池镇大小姐的一声叹息般。

江还是这条江,船还是这条船,只是横流的江水不再是刚才的东逝水,而船上的舞鞭人身边,少了一个玉立的少年。

阿失一路策马,这匹马当真是好,阿失骑术不精,但丝毫不会影响,马很通人性,奔腾起来,快如疾风,而又迁就体贴主人。阿失一路都不停歇,一直飞奔到了傍晚。找了一家小小的客栈歇息一晚,第二天一早,又是策马奔腾,疾驰赶路,如此往复回环了好几天,阿失也渐渐地脱离了十二连环坞的地界。

阿失一路都在问千叶派所在的翠碧山,但路上的乡民并不熟知这座山,有的人往东指,有的人往西指,阿失一开始矛盾而纠结,但渐渐的每当有岔路时,他一直选左,如此,也就信马由缰,没有一点点的犹疑和矛盾了。

也是造物!阿失一路沿左,竟然是离那翠碧山越来越近了。这一天问人,竟然有人告诉他,再往东北方向翻越两座山,走上三四百里路也就到了。

这一日,阿失走到了一个深邃的山林,他找到一棵大树之下,系好马,从包袱中取出备好的干粮,一个人吃起来,吃着吃着,也就不由得想到了自己在小池镇和李溶溶一起吃饭的场景,竟然傻傻地笑了起来。

“哈哈哈!”

这笑声可不是阿失发出来的。阿失本来是自己在笑,不料在这深山老林之中,竟然听到有人在笑,这人是针对自己吗?

阿失拨开密林的荆棘,看到的场景吓了他一跳。他看到五六个手执钢刃之人,围着一个老者。老者手握大环刀,而那五六个人黑衣蒙面,黑衣上绘着不知名的彩绣符号,细看上去,绣的也不过是两柄交叉的钢刃铁剑。

看到黑衣蒙面人,阿失心里起了怒火,他想起了很多很多,虽然眼下这几个黑衣人,不一定与那个武功极高的黑衣人有什么瓜葛,但是他们竟然也是身着黑衣,这就让人憎恶,而且他们还在围攻一个老者。

阿失再看这个老者,看他手执大刀,刀上只有一个金环。他是谁呢?阿失一时没有头绪。正当阿失没有头绪之时,这些黑衣人一语道出了阿失的疑惑。

“刘盛花!今天我看你插翅也难逃了!”其中一个黑衣人朝着垓心的老者,恶狠狠地说道。

对,被围在中央、手执大环刀的老者,正是那花刀门的前掌门刘盛花,他怎么会在这里,怎么会被围攻的呢?阿失没有一点点惧怕,反而一下子兴奋起来,因为当年的姑苏可是流传着一句话的,那就是“白绫一出,盛花谢罪”,这刘盛花,必定知道关于公子的一些事,他和公子又是什么仇怨,这下都有着落了。所以,今日这刘盛花虽被围困,但万万不能死啊!

没想到,一出江湖,就有这样的际遇。然而,这几个黑衣蒙面、衣绣彩绘之人,究竟是谁,他们真的有那么好对付吗?

作者闲话: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