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236章 出征满清

第236章 出征满清(1/2)

目录

第236章 出征满清

老朱到了北京后,并没有急于前往山海关。

国家大事,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当务之急,是加深皇权。

明末天下动乱,各地叛乱起义不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日益衰落。

为此老朱令汤和在四川,冯胜在湖北,徐达在湖南,李文忠在南京,以此加深对整个南方的控制。

在他们这些人的驻守下,南方基本上都已经归附,包括两广、云南以及贵州等地。

云南沐家沐天波也亲自前往四川拜见汤和,表达向太祖归附的意愿。

恰逢当地土司叛乱,汤和派秦良玉率领四川军队及二百洪武军,横扫云南地方土司,又诛杀很多贪官污吏将云南控制在手。

之后汤和又遣他在四川组建的锦衣卫入滇,维持地方秩序,大肆抓捕叛乱的土司,屠杀官员、地主、豪绅。

一系列操作下,大量云南土司被杀,许多当地势力选择投降归附,云南迅速恢复朝廷治理。

并且不止是他。

李文忠在南京,徐达在长沙,冯胜在武汉,也都在做同样的事情。

除了应天府外,湖南湖北,冯胜辖湖北的同时,还带兵入河南,杀后来降清的河南巡抚任浚,河南巡按黄澍,整饬豫州之地。

徐达则南摄两广,召见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沈犹龙,并拨军队一万人至广东,杀当地降清官员以及地主劣绅,将大批空出来的土地分发给百姓,缓解土地兼并。

在他们这些洪武初年大将的安排下,南方各地可以说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稳定了下来,在杀了至少数十万人的情况下,重新进行了利益洗牌。

毕竟崇祯朝的官员想要做到这一步难如登天,有各种人情大网,底下的人也不一定愿意给他们办事,因而几乎不可能做到。

可洪武朝的这些大将们就没这些顾虑。

他们本身就是出生入死的开国大将,威望很高,手底下有洪武朝士兵作为基本盘,又有很多人愿意追随信奉,做起来就毫无压力。

虽然的确杀了很多人,可杀的都是贪官污吏、地主劣绅以及造反的流寇及土司。

不像满清入关,屠戮普通百姓不计其数。

相比之下,北方如陕西、山西等地现在就很乱,冯胜好歹清理了一下河南,老朱路过山东、河北的时候杀了一大批,稳定了地方局势。

但陕西和山西依旧是一片乱象,为此翌日老朱就把要杀的名单打印出来,交给傅友德,令他即刻前往山西。

到崇祯十七年八月上旬的时候,老朱已经坐镇北京差不多半个月。

他以太祖的身份执掌朝政,又令吴王监国,太子朱慈烺观政,每日听朱棣从前线发回消息,然后看看朱云峰的治国政策。

其实短短半个月时间治国是没什么成效的,但能够把目前千疮百孔的大明稳定下来就已经很好。

朱云峰其实就干了两件事。

一是让南京的李文忠把今年夏粮收拢好,迅速运往北京,保证漕运畅通。

二是让季赫从现代搞来大批种子,在河南陕西等地推广,包括红薯、土豆这类不挑地,产量比较高的作物。

事实上现在小冰河时期,红薯土豆都不耐寒,比小麦的抗寒能力还差。

然而现代育种是可以培育出抗寒的品种。

要不说科技改变生活呢

又过了一段时间,等到八月下旬的时候,老朱总算是准备正式出兵,亲征建奴。

事实上这段时间挺热闹。

老朱之所以按兵不动倒不是心地善良,大发慈悲地让建奴晚点灭族。而是把军队配齐,将各地守军都要调动一番。

目前全国卫所裁撤,恢复募兵制度,除了建奴以外,蒙古人也是个威胁。

加之山西边军被崇祯调去了山海关,剩下的很多都是老弱病残,又要重新构建防御体系,因而需要时间。

准备得差不多之后,老朱便能够安心安逸地去辽东了。

八月二十四日,正是中秋时节,北方最近甚至下起了雪,簌簌的雪纷飞,将大地遮掩住,紫禁城都覆盖了一层厚厚积雪。

远处燕山山脉,已是银装素裹,宛若一条银龙盘旋,缭绕的雾色蒸腾,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璀璨绚烂。

朱云峰和老朱都穿着厚实的衣,外面套了件宽松的龙袍,朱云峰穿亲王衮龙服,老朱穿明初简朴明黄色龙袍,踩在乾清宫外广场雪地里发出噗噗响声。

小冰河时期,气温下降得实在是诡异。朱云峰记得2025年的时候,都已经4月份快夏天了,南方长沙还能四五度,北方更是在下雪。

也就是后世科技强大,生产力足够,即便是遭遇极端特殊天气,通过大棚、温室之类的技术,也能够保证粮食生产。

放了古代,这种极寒天气导致的农作物大面积死亡,对于百姓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

“刚才傅友德用电台跟我联系,他到山西后已经杀了很多边将了,都是一些欺压军士,扣士兵军饷的人。”

“杀得好,山西的边防烂到根子里了,也难怪蒙古人和后金多次从山西寇边。”

“也是,我听说晋商就是他们在后面撑腰”

“刘都统的一条大腿嘛。”

“什么意思”

“就是商人不过是掌权者的白手套,我查了一下资料,嘉靖、万历都有这种白手套,他们甚至直接让妃子的亲属、太监倒卖盐引。”

朱云峰跟老朱走在雪地里,慢慢往西华门的方向去,边走边笑道:“说件有意思的是,我们那边网上一直流传的八大皇商,翻遍《清实录》都没有找到任何记载,只在道光年间的《万全县志》提了一句:八家商人者皆山右人,明末时以贸易来张家口。反倒是《崇祯长编》中记载,晋商为崇祯捐过百万两银子,并且帮助卢象升和杨嗣昌从蒙古买到大批低廉的战马。”

“哦”

老朱诧异道:“还有这事”

“嗯。”

朱云峰点点头道:“这次傅友德去山西,我也跟他说了让他查查晋商那边的情况,如果真有范永斗一类的叛国者,肯定是要杀的,目前还没有回信。不过我从网上找的资料来看,杀范永斗这类人估计是悬,找出一些其他叛国者应该倒是很容易。”

“怎么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