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诸天:斩妖从说相声开始 > 第65章:七夕

第65章:七夕(1/2)

目录

第六十五章:七夕

青词,亦作“青辞”,是道士进行斋醮法事时,通过踏罡步斗、掐诀念咒,调动自己元神,降真致圣,陈词进表,将上奏天庭或征召神将的符箓,用朱笔书写在青藤纸上,又称绿素。

随着道教的兴盛,很多文人学士也开始跟风写青词,至明朝嘉靖皇帝在位期间,达到巅峰,俨然成为当时另类的政治文学。

据《明史·宰辅年表》统计,嘉靖十七年后,内阁十四位辅臣中,便有九人通过撰写青词起家,其中代表人物,自然是“青词宰相”一代权奸严嵩,其名作《庆云赋》,流传至今:

惟灵璧之丕叹兮,

憾神坤以通乾罡。

历万古之锤炼兮,

含自然以极造化。

奇五岳之神韵兮,

混千面集于奇峰。

比穹苍而袭云兮,

拈颛顼以摇营室。

殷显不禁一愣:“您指方才那几句开场的诗?青词不都是‘骈四俪六’吗?”

刘峰淡然道:“也有五言、七言的韵文体,且他这诗颇具意味。”

殷显沉默起来,似乎盘算着什么。

一楼,龙川和太浪使完这块活儿,刚下戏台,酒楼里一个伙计就走来,对龙川说,二楼雅座的刘大人有请。

见一旁的太浪显得有些紧

张,龙川一摆手:“待会儿你上台继续表演,我去见刘峰即可。”

“啊,”太浪为难道,“我一个人咋演?不会呀。”

龙川鼓励他:“使单春,我以前不是给你讲过好多小笑话?先用它们撑下场。”

二楼,龙川缓步走到雅座前,拱手行礼:“小民见过千户大人,殷捕头。”

殷显很不耐烦:“你怎才上来?磨叽啥呢!”

刘峰轻晃着手中酒杯,平淡语气中透出一丝犀利:“你们昨日失场,我还当已远走高飞,没想到今儿又回来了。”

龙川微微一笑:“跑江湖卖艺,应以信誉为重,既然与烟波楼签了契约,哪能随意违背?昨天确实是因事耽搁了,心中非常愧疚。”

刘峰轻呷一口琥珀色的女儿红:“那好,七夕将至,听说当晚由烟波楼举办乞巧会,我等着看你俩更精彩的演出。”

龙川挺意外,以为刘峰必定揪住“失场”之事,横加刁难,岂料对方竟这样轻易罢休,看来自己准备的那一首“青词”,也没啥用处了。

他朗声道:“请大人放心,届时小民和搭挡一定拿出全挂子(全副)才艺,为座儿们倾情献演,共庆佳节!”

七夕节(乞巧节)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西京杂记》中,

便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

流传至明朝,不仅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产生关联,还增添了“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等习俗。

据《天宝遗事》所记,唐明皇与嫔妃,每到七夕就在华清宫游玩宴饮,宫女们各自捕捉蜘蛛,关闭在小盒子里,等到天明的时候,打开盖子,视结网疏密、圆正判定是否“得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