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非正常美食文 > 第334章 我来示范一下吧

第334章 我来示范一下吧(1/2)

目录

第334章 我来示范一下吧

在买机票这件事情上,臧良毫无疑问是绝对的行动派。

他第2天中午就到云中食堂了。

甚至是直接拖着行李箱来的云中食堂,因为陈惠红没想到他来得这么早,给他的那间房子里的空气净化器还没有完全清出来。

臧良到的时候,秦淮都还在切萝卜。

由于昨天晚上谭维安给秦淮回消息的时候秦淮已经睡着了,他没能在工作群里告知大家今天会有新交换生来食堂的事情。秦淮只是早上到店后跟黄汐简单的说了一下,因此云中食堂的绝大部分员工是不知道臧良是谁,今天要来,来了做什么的。

而臧良毫无疑问也是个自来熟。

只见他拖着行李箱隔着透明玻璃和秦淮打了声招呼,探头进厨房问谭维安更衣间在哪里,有没有他的工作服,就拖着行李箱进更衣间换好衣服,然后杀进厨房围观秦淮切萝卜。

一系列动作堪称一气呵成,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云中食堂的正式员工,只是前段时间出差不在食堂,热爱工作,刚下飞机就回来上班了。

裴行都傻了。

作为半个关系户,他只需要一眼,就看出来臧良和他一样是个科班出身的关系户。

“这又是哪个知味居还有新来的比谭维安更牛逼的关系户吗居然能直接空降!”裴行悄悄跟李华嘀咕,如果他小声的嘀咕的音调没有那么尖锐的话,会显得他的情绪并没有那么大的起伏。

“不知道。”李华摇头,表示你裴行都不认识的人,我这种普通学徒出身的毕业生怎么可能认识,“我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

裴行牙都要咬碎了,愤愤道:“你当然没事,知味居来的那一批学徒里和你撞型的没你厉害。”

“我擅长的东西和苏乾一模一样,今天早上秦师傅又没有吃我做的烧麦!”

李华:“……你为什么非要做烧麦”

李华就差把你真的觉得你的烧麦能和古力的金丝烧麦比吗写在脸上了。

“早餐里面我做的最好的就是烧麦啊。”裴行说。

李华无奈摇摇头,叹了口气,看在裴行和自己当了几个月同事,并且人不错卷不过自己,心思也比较单纯,好忽悠的份上友情提醒了一句:“你不能这么想,你不能看自己擅长什么,你得看秦师傅喜欢什么。”

“我记得你叉烧包做得也还可以,实在不行你做叉烧包吧。”

“正好练练发面。”

另一边,谭维安和臧良已经聊上了。

臧良一边和谭维安聊一些平时在微信上也能聊的八卦,一边远远地围观秦淮切萝卜丝。见秦淮一边对着手机聊天,一边还能稳稳地切萝卜丝,且刀工和上次在a市时比要进步不少,不由得感叹:

“卧槽,秦淮现在一天练多少个小时的刀功啊他是不是想转型他这进步真的有点明显啊,我记得我上次看他切的萝卜丝还有点歪七扭八的,现在看已经很学徒了嘛。”

谭维安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了:“你要是年前吃过他的四喜汤团现在会更吃惊……哦,我忘了你在a市已经吃过了。”

听谭维安说起四喜汤团,臧良不由得砸吧了一下,嘴脸上全是对生日宴那天吃到的四喜汤团的美好回忆。

“那个四喜汤团真别说,我跟你讲,我之前根本就不爱吃汤团这玩意。但那个汤团,真的,我的妈呀,卧槽,真是没得说,牛逼!”

“那天中午我师父明明已经吃饱了,又是硬吃了两颗下去,你就说牛不牛逼吧我第1次见我师父吃东西撑成那样。”

谭维安:

你在哪里进修的拍马屁

秦淮现在的四喜汤团是挺好吃的,但也没有夸张到那个地步吧。不是哥们,为了拍马屁连师父的名声都要搭进去吗

臧师傅知道这件事情吗

谭维安看臧良脸上不似作假的表情,觉得他已经不认识这位多年的好兄弟了,你拍马屁的水平高得让我陌生。

“咱们什么时候开始做蟹黄酱”臧良问。

“现在就可以。”一直在边上默默偷听的郑思源冷不丁地说,“我来调味,你来勾芡。”

“行。”臧良已经迫不及待了,“不是我吹,我这个人不光刀功出众,勾芡水平也很不错。你们这个蟹黄酱的勾芡要求昨天谭维安在微信上跟我说了,是有点难度,但是放心,交给我绝对没有问题。”

郑思源没有什么反应,只是淡淡地点头:“那就开始吧。”

与此同时,正在和秦淮聊家常的曹桂香突然笑着说:“小秦,勾芡不顺利请了外援呐。”

秦淮没想到曹桂香耳朵这么好,隔着手机都能听到边上臧良的吹牛逼。

虽然刚才臧良吹牛逼的声音确实大了点。

秦淮笑笑,手上动作不变:“您昨天说给蟹黄酱勾芡的方法我们试过了,确实有用,我尝了之后也觉得那样的蟹黄酱更适合用来做包子。但是您说的勾芡的要求太难了,我们这些白案厨师都做不到,正好有一位红案很不错的朋友愿意过来帮忙,所以就把他请来了。”

曹桂香来了兴趣,问:“你这位朋友是做哪个菜系的”

“淮扬菜。”

曹桂香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

“那他恐怕有的练了。”

“啊”秦淮一愣。

“淮扬菜厨师想做到我说的那种勾芡,恐怕有些水土不服啊。如果是鲁菜厨师可能还稍微擅长一些,小秦你是不擅长勾芡,不晓得其中的门道和难度。”

“这个勾芡就像是我给你的凉拌海参的方子一样,看起来不难,真的做了就会发现做出来的东西不太行。水平有一点没到位,最后的成品都会差很多。”

秦淮苦笑:“那曹师傅您这不是故意难为我们吗我也没有擅长鲁菜的朋友。”

曹桂香笑眯眯地说:“谁说没有我也是略通一些鲁菜的,你没有发现你最近刀功进步的很快吗我觉得要不了多长时间,最多两个星期吧,你就该回虬县让我检查学习成果。”

“到时候你提要求,我来勾芡不就行了”

“先说好,双蟹包做出来,我要第1个吃。我真没吃过蟹黄和海参一起做出来的包子,早知道姑苏那边还有这样的包子,我年轻的时候就去姑苏那边玩了。”

张褚在边上默默吐槽:“我们俩年轻的时候穷得连回北平的车票都买不起,寄封信都要找支书借邮票,还去姑苏玩呢。”

曹桂香没好气地瞪了一眼拆自己台的老伴:“好好摘豆角,别天天想着钓鱼。也没见你钓回来几条鱼,昨天那么大的雨还撑伞出去钓,现在好吧,感冒了,老老实实在家呆着,实在没事做就给小秦多做两套模具。”

“小秦,你张爷爷给你做的模具用着还习惯吧”

“习惯习惯。”秦淮连连道,张褚的木匠手艺绝对是没得说的,“就是最近比较忙没怎么用。”

“正常,学厨急不得,得一步一步慢慢来,先做你想做的。先把基础打牢了,再去研究指法、勾芡、翻勺这些东西,这些都是锦上添的玩意,踏踏实实打好基础才是硬道理。”

“你看,一聊有内容的你又分心了,刚才那两个萝卜丝切得就没有之前的好。”

秦淮:……

秦淮只得继续专心致志切萝卜。

在秦淮认真切萝卜期间,臧良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

诚然,臧良的勾芡水平比郑思源和谭维安加起来都要好。毕竟他是正宗的红案厨师,科班出身,练的童子功,刚才的话虽然有一些自吹自擂的成分,但作为一名淮扬菜厨师他的勾芡水平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

勾芡是技巧,是要在有良好基础的情况下刻苦练出来的。

臧良觉得自己的勾芡还行。

虽然动作没有那么里胡哨,不够夸张,不够麻利,不够天乱坠,不像拍电视剧,其他的都还行。

这要求达到了呀。

勾薄芡,勾芡两次。

勾芡的目的是让蟹黄酱的味道没有那么浓郁,用淀粉水来冲淡,同时又给蟹黄酱厚重的口感,让它在成为包子馅的时候不至于突兀,上锅蒸制之后能给出一个更好的反馈。

臧良觉得他悟性不算差,他对蟹黄酱的理解应该没什么偏差。

但是郑思源和谭维安都觉得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