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人在江湖(1/2)
到了八月,京城的天气明显的转凉了,清晨的露水随之越来越重,凝固成一层白白的水滴 ,所以称之为白露。白露一到,孟秋时节结束,仲秋时节开始了。
一行骑着马的卫兵进了城,往皇宫而去,城中的百姓们纷纷闪到两边,让骑着马的人过。
赵向毅奉了密令出了一趟京城,到了外地去办事,赶在仲秋节的前他带着手下的人回到京 城。回来京城他先进宫去面见圣上,后又去了一趟东宫见太子,和太子殿下喝了一盖茶才离去 ,等回到家中已是夜深时分了。
夜里躺在床上,男人想起了许久未见的少年。
这一次出京他走的急,因此并未与少年说一声他就带着人走了,想来少年并不知道他离京 外出去办事了,这一去就是半月,直到今曰他才回到京城。
现在他人回到了京城,等明日就能见到少年了。
只不知他在翰林院当差当的如何,想到那个聪明绝顶的少年郎,知道任何事都应当难不倒 少年,赵向毅的嘴角微微翘起,脸上露出了一点笑意。
风从窗外吹进去屋里,床上的少年把自己卷在被子里面,正呼呼大睡,所以他并不知有人 在想他。
秋节,因其怡值三秋之半,故名仲秋节。
仲秋节是大成的传统节日,每年宫中都会举办仲秋佳节的宫筵,邀请朝中王公大臣们,以 及正四品以上的官员们可协夫人与家眷进宫中参加佳宴。
不过像李问这种从六品的芝麻小官就没这个资格进宫去参加宫筵了。
因着八月十五是仲秋节,朝中官员们休沐两日,从八月十四这一日朝中就不用上早朝,皇 帝给自己放了假,他们翰林院也跟着放假不用去当职。等过了八月十五后,八月十六再回去上 班。
这一天,一早李问的身边就只带着一个小书童,坐着马车带上节礼出了门,准备亲自去前 往给翰林院的老翰林们去送礼。他作为一个刚入官场的后辈,若只派一个小童去给前辈们送礼 ,就显得不合礼仪了,只有亲自去,才能显得他的诚意。
不过在去老翰林们的家中送礼之前,他还要先去一趟詹大学士府。
_来詹大学士作为此次恩科的主考官,对他有再造之恩,他喊一声“老师”都不为过,不 过李问倒是没想和詹大学士攀这样的师生关系。二来是因为他的老师傅易寒和詹大学士是旧时 好友,上一次他拿着他老师的帖子到过一次詹大学士府上,代为他老师拜访詹大学士,得以见 到了詹大学士一面。
那并非是他第一次见到詹大学士,在此之前,李问是见过詹有时两面。李问对詹有时这人 的第一印象就是其为人古板固执,但是接触了后,他发现对方其实是一个关爱后辈的老先生, 他们上一次的见面,詹大学士对他说了不少的话,大多是长辈关心晚辈的话,对他说的话也让 他感到受益匪浅。
但是那一次之后,他没有到过詹大学士府上来,想来对方也不会记得他这么一个小人物。
不过这过节送礼,他总不能漏了詹大学士出来,只给翰林院的老翰林们送去吧。他作为傅 易寒的亲传弟子,到了京城来,该有的礼仪他不能失了,不然丟的不是他自己的面子,而是他 老师的面子,别人会说他老师没把他教导好,才一点规矩都不懂。
反正只是送一份礼,他送来就行,詹大学士那么一个大忙人也不见得有空见面他。
人在江湖,哪能活得那么清高,不与世俗为伍,这个世上特立独行的人的路走的太艰难了 ,他还是别去当那个独特的人了。大概在这一点上他是一个非常没有坚持的人,当然,人的坚 持也不是非得用在这种事情上,有一句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人在江湖,还是要按照江湖的规矩办事。
江湖就是人多了才热闹,他今儿就是去凑个热闹。反正他一个从六品小官混在一众的官员 里面,谁会注意到他?李问心里想着早点把礼物送完,就早点回去。
每当到了过年过节的这个时候,上面这些大官们的府外就有不少下面的小官们来送礼,想 着与大人物攀上关系。若是能在大人物的跟前露个脸,留个印象,往后被大人物记起,提拔一 下,就前途不可限量了,因而总有一些人打着这样的主意。
只不过詹大人公务繁忙,哪是什么人都能见上一面的。
李问本只是想送了礼到詹府来就走,倒没想到管家喊住了他,“李六元请等等,我们家老 爷请你进府里去喝杯茶。”
“哦,好的,如此学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李问对管家点点头,在别人羡慕的目光中, 他被管家请了进去。
外面在等着面见詹大人的其他官员们看到詹府的管家亲自过来请了一个少年进府,几月过 去,一些人早已经不记得当初骑马游街的状元郎了,这些人相互之间问起,才知道刚进去的是 李六元,不难怪詹大学士对李六元亲眼有加了。
不过是个六元又如何,至今还不是待在翰林院里编书,没准这能编一辈子呢,就有人心里 恶意的想着。见到别人比自己过的还要不好,一些人反而是从中得到了心里极大的满足,这就 是人性的劣根性。
一走入府内,是弯弯曲曲的回廊走道,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雅致清幽,这里面的布置符 合一个文人雅士的风格和气质,这院子布置的很漂亮。
李问略走前官家一步,有官家为他指路,往前走着。
等进去了府中没什么外人在,李问的脚步稍停了一下,从身后的小童那里拿过一份小礼给 管家,面上带笑,说道,“明日是仲秋节,这里还有一份薄礼是我特意为周管家你准备的礼物 ,并不是什么责重的东西,还请你不要嫌弃,收下我的这一份小心意。”
管家没想到李六元会为他准备礼物,大概是少年脸上的笑和说话的语气让人感到很舒服, 所以向来不接别人礼物的管家破天荒的接过了李六元为他准备的礼物,说了一句感谢的话,“ 劳烦李六元记得小的,如此老奴就厚着脸皮收下了,多谢李六元。”
李问忙的让管家不用谢,不过只是一份小礼,一点心意而已。
管家让下面的人拿去放好,而后是领着李六元继续往他们老爷住的正院过去。一路上管家 的脸上都有着笑,对李六元的态度明显的比上一次要热情一些。
李问是一个懂得在小事上用心的人,所以有的时候,往往你处理好了下层的关系,上层的 关节就更容易打通,最起码往后他要想见詹大人自然是要比别的人要容易一些。
从前门走到正院,他们就走了一刻钟左右才到。
“学生见过詹大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