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十一章,中元节

第十一章,中元节(1/2)

目录

翰林院这里的官职都不高,最高也不过正五品。

在翰林院上了几天班之后,李问就渐渐的熟悉自己的工作了。期间他见过他的上司两面, 他的上司姓高,从五品侍讲学_每次匆匆的来,给他布置了一点事做,就匆匆的走了。等到 熟悉了翰林院这里的流程后,李问自己也能找到事做,不用别人一句话一个口令,才知道自己 去找事情做。

他在翰林院的职务就是史官修撰,相当于史官,专门负责修撰史实,把当朝的发生的历史 事务记录下来在纸上,整理成册子存档。史官就要如实的记录史实,不能歪曲事实、胡乱编造 ,但是历来史官也是皇帝最不喜欢的官员。皇帝也是凡人,但凡是凡人,就不会十全十美,但 是任何一个皇帝都希望自己在史官的笔下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好皇帝,这和史官如实记录历史的 本质是相违背的,史官不可能为了迁就皇上就胡乱编造历史。

他的这一份工作要是做的好,很有可能担任皇帝身边的起居官,起居舍人是专门负责记录 皇帝的日常,跟在皇帝的身边做事。能够当上皇帝身边的起居官,可就是很有前途的职位,毕 竞能够天天跟在皇帝的身边做事,天天就在皇帝的眼前晃,起码能让皇帝记住你这个人,你干 的好与不好皇帝都看在眼中,要是能得到皇帝的信任,有什么任务就派你去办,干的好就有机 会升官。

当然伴君如伴虎这话也没错,要稍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是要掉脑袋的。

早年昭宗帝励精图治,竭尽全力治理国家,减免赋税,让大成的百姓们能够休养生息,史 官的笔下对皇帝的记录都是赞美之言,自然那会儿皇帝就喜欢翰林院的这帮史官们,翰林院也 有一点地位。

但是自从皇帝沉迷于后宫美色,宠信董贵妃,整日在宫中饮酒作乐,不理朝政,董相成为 皇帝的心腹重臣,一手遮天,朝中官吏贪污腐败。国库空虚,这几年各种天灾不断,朝中连赈 灾的银粮都拿不出来。朝廷赋税年年增收,百姓们的日子过的苦不堪言,因而史官笔下对皇帝 都是批判之言,把这些东西都如实的记录了下来,所以也就不难怪皇帝越来越厌恶史官了。

史官有记录史实,风闻奏事的权力,前面还有两个作死的史官不怕死,想用激烈的言语骂 醒皇帝,惹怒了皇帝,当场被皇帝扣了一个大不敬的帽子,让人拉出去砍了,所以现在就是史 官在皇帝的面前都要夹着尾巴做人。当然要想作死的,谁也拦不住。

但是即便是如此,起居官的职务仍然是大把的人抢着想要去担任。

李问现在才刚入翰林院,所以他还没有资格担任皇帝身边的起居官的资格。若无皇帝召见 ,他连皇帝的面者见不上,所以他现在是只能在翰林院这里当一个小小的史官,日子过的清闲 ,每日看看书,翻翻前人撰写的实录,找出里面有错误的地方。不过还真的让他找出了不少的 小错误,这些要先记录下来,报备给上官之后,确定了是真的错误的,才能更正过来。

七月半,是中元节,民间俗称是鬼节。

上一次谢云飞说过七月十五这一日是赵向毅的生辰,所以李问就记住了,实在是这一天有 点特别,所以很容易就记住了。他在京城这里称得上是要好的朋友其实也没几个,他是把赵向 毅当成了真正的朋友,所以朋友的生日,李问就想帮赵向毅庆祝一番,毕竞一年才有一次生日 ,自然是要好好过。

所以在这前一日,李问就让人给赵向毅送了一个信,说今天请他喝酒,赵向毅也同意了。

上辈子每到他生日的那一天,李教授和宋女士就是再忙都会记得他的生日,两个人会陪着 他一起过。这辈子他阿娘每年都会记得他的生辰,李问记得小时候家里穷,每到他生辰的那一 天,他阿娘一早起来就会亲手给他做一碗面,上面卧一个鸡蛋,那个时候全家都只有他生辰的 那一日能吃到一碗面和一个鸡蛋,一碗面条和一个鸡蛋是他们全家最奢侈的东西了。

到了后面这几年,他们家的日子一日一日过的好起来了,家里要吃什么都有。但是他也到 了外面去读书,只有年节才会回到家中,所以他许多年的生辰已经没吃到他阿娘亲手做的面条 和鸡蛋了,那是他最怀念的东西。

所以对李问来说,生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曰子,是值得每个人都好好过的一天。

生活还是需要一点仪式感,才会显得更庄重。

他还是约在了上次吃饭的小馆子,他们上次来过这里吃饭,都知道这个地方。李问早一步 就都了这里,他在这里借用了别人的厨房,在厨房里面亲自给今日的寿星做一碗面条。

赵向毅到的时候见到了李六元的书童,没见到李六元。李童在门口等他,见了人到,他说 道,“赵大人请坐,我们家少爷……等会就过来· ”

“嗯。”赵向毅认得李六元身边伺候的小奴才,见到小奴才在这里,知道李六元必然是会 在这里,他并没有问什么,在一张空桌子上坐了下来。

等锅里的水滚了后,把拉好的面条下了锅,等到水开了之后,再往里面放一点冷水,等到 水在一次开了,面条就熟了。李问用勺子把面条捞了起来放到碗里,然后再把两个鸡蛋放到上 面,舀一勺子鸡汤上去,往上面撒一点小葱。

大功告成!

“少爷,外面赵大人到了。”李童进了厨房,跟他们家少爷说了一句。

“好,我这里也好了,咱们出去吧。”李问把面条放到托盘上,端了出去。走在前面的李 童把帘子撩了起来,李问就见到了坐在里面的男人,赵向毅听到脚步声就知道是李六元来了, 男人看向李六元手里端着的东西。

李问问道,“哈哈,赵大哥你来了啊,你等很久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