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入局(1/2)
夜晚,李问独自一人到了傅院长那里去,师生二人在书房里面关起房门谈了许久的话。从 傅院长那里回到他自己的小院,李问见到坐在他小院里的男人,脸上不由地露出了笑,举步往 那人走了过去。
听到熟悉的脚步声,赵向毅就知道是李六元回来了,他转头看向往他走来的少年,男人的 眸色不变。李问在赵向毅身边的位置坐了下来,側着头看着赵向毅,笑着问道,“你怎么没与 我说过,原来你也是老师的学生?”
赵向毅没有立刻回答这个问题,他知道李六元刚去了傅大学士那里,定然是从傅大学士那 里知晓了此事。其实这件事也并非不能让李六元知晓,只是从前少年不问,他就没说。
至于太子殿下那的心思,他就不知道了。
过了会儿,赵小将军才皱着眉头说道,“这……没什么好说的,先生大概不想我与旁人提 起我从前当过他的学生。”相比于考上状元的李六元来说,他一个连一篇文章都写不好的学生 ,说是傅大学士的学生,的确是有辱傅大学士的名声。
“噗嗤……”李问忍不住的就笑了,以傅院长的性格,还真的有这个可能。他们两人认识 的时间不长,却像是认识了许久的老朋友那样,李问也敢于赵向毅开玩笑了,“你没听说过一 句话,一日为师终身为师。”
赵向毅点了点头,说道,“当年傅大学士奉圣上旨意给太子殿下讲学,我是殿下的伴读, 因而我这个伴读也随着太子听几位先生讲学。傅大学士是一位才学渊博的人,我心中一直都把 他当成最尊重的人对待。”
所以他喊傅大学士为先生,严格说来太子殿下才是傅大学士的学生,他只能算是半个。从 前他并不是一个好学生,比起读那些四书五经,他更喜欢到练武场上去练习射箭武义。
赵向毅还记得当年傅大学士气极了的指着他的鼻子骂:朽木不可雕也。
“哦哦。”李问点点头,这么说来太子殿下也是老师教过的学生,他们算来还是师出同门 了?
他记得初次见到太子殿下和赵向毅,是在傅院长这里。第二次见到太子殿下和赵向毅,则 是在南阳的一家酒楼上面。那么说来,那个时候太子殿下和赵向毅应该是知道他是傅院长的学 生,只是在后来的见面上,太子都并未提起过此事。
今晚李问在老师那里,两人谈论起了朝堂上的一些事以及如今朝廷的局面,这些问题都是 他之后入朝当官会面临的问题。从他与太子殿下以及赵向毅师出同门这一层关系来说的话,他 也算是这两个人的小师弟,所以日后他想和太子殿下撇清关系似乎是不大可能的事。
在几次短暂的接触里面,他很难去判断这一位太子殿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尽管李问并不想去踏京城的那趟浑水,但是他他现在已经身处在其中,怕不是他想抽身就 能随时抽身走的了。
前面大皇子找过了他,怕是后面还会派人来找他。他手里还有一枚太子殿下亲手赠与的玉 佩,到了京城之后,李问并没有拿这块玉佩到太子殿下说的地方去联系他。然而,他并不觉得 自己这么一个小小的人物值得大皇子和太子殿下费什么心、思。
当然这只是李问自己个人觉得而已,以他这一个六元的身份,值得京城里的那些人费尽心 思想笼络他。
“赵大哥,你是多大给太子当伴读的? ”李问有点好奇的问道。
“五六岁吧。”已经过去太多年,连赵向毅自己都有点忘记了,他自小与太子殿下认识, 小到什么时候赵向毅自己都不记得了。他后来当了太子殿下的伴读,两人的关系就更近了。
赵向毅知道太子为何选他当伴读,而被太子选为当伴读,这也不是他能拒绝的事情。只是 不是太子选了他当伴读,也可能是其他的皇子,与其给其他的皇子当伴读,还不如当太子殿下 的伴读。
相比于其他的几位皇子,太子才是最有可能坐上皇位的人。而有了他们赵家的支持,到时 候太子坐上皇位的机率会更大。
这几年皇帝的年纪越来越大,对太子就更为忌禅了,其他的几个皇子的势力在不断的增长 ,以及釐相和董贵妃那里,他们想扶持七皇子上位。如今朝中的局势,不到最后一步,谁都不 知道最后坐上龙椅的会是谁。
从他当了太子殿下的伴读的那一日起,他赵向毅,以及整个赵家都和太子殿下以及皇后绑 在了一条船上,这艘船要翻了,他们所有的人都得淹死。
赵向毅看着面前的少年,他有一种并不是太想拉少年上船的想法。但是赵向毅知道李六元 不选择太子一派,其他的几位皇子必然也会想尽办法拉拢他到他们那边的战营去,既然如此的 话,还不如把少年拉到他们这边来,这也是这一次赵向毅为何会听从太子殿下的吩咐,亲自护 送少年回来的缘故了。
天上的月快要圓了,快到十五了。
李问一手撑着下巴,仰头望着天上的明月,他有点想家了。不过他们如今到了南阳,再转 一趟船,很快就能回去了,他说道,“以前在南阳读书,还不觉得离得家里远。等如今去了京 城,才发现原来回来一趟这么不容易。”
在这个时代,出一趟远门真的是太难了,他非常的想念现代的飞机和火车……
赵向毅知道少年想家了,等少年入了朝堂当官,三年才能回一次家乡看望家中亲人。他年
少也远离过家乡到遥远的边关去,赵向毅能理解那种思念家中亲人的心情,他的父辈们还在遥 远的边关镇守边疆,多年都不能归来一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