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四十五章,赶路

第四十五章,赶路(1/2)

目录

赶路的路途是十分的枯燥无味的,他们一路上大多是在马车里面。正月的天还很冷,外面 的风跟刀子似的,没什么事他们都不想出去外面,在车子里面还能暖和一些。

路上他们还是要不时的停下来休息,就算是人不用休息,拉车的马也要喂食和休息。不然 一直这么跑下去,不等走到京城,这几匹马就先倒在路上了,到时候没了马匹,要靠着他们自 己两条腿走到京城才是要命的事情。

李问让四名护卫相互轮流驾车,他们把两匹马拴在一起拉车,这样两名护卫在外面赶着的 时候’还有两个人能在里面休息一会》

出发的第一天傍晚,他们入了一座小镇,在镇上找到了一家客栈。

“请进请进,几位老爷这是要住店还是吃东西啊?”小二的见到客人上门,忙的上前问道

“住店,准备些吃食送过来。还有门外的几匹马都给我们喂好了。”管事赏了几个钱给小 二,让人把马喂好了。出门在外,还是出去外面见过世面的管事老练,住店吃食都是管事在负

贝。

“是是,大老爷请放心,我们一定给你把马喂好了。”小二得了赏钱,态度转了一百二十 个变,让小廝拉着马到后面的马棚去喂食。小二用肩膀上的毛巾擦了擦桌子和银子,请了几位 爷坐,殷勤的问道,“几位老爷是要吃点什么菜,小的马上让厨房里头弄。”

出门在外,也没什么好挑剔的,让厨房里炒了几个菜,要了一大盘的馒头。大家简单的在 大堂吃过饭之后,就上楼去休息了,赶了一天的路大家都累了,明日还得继续赶路。

“咱们今晚在这儿住一晚,等明日一早就走。”

他们一行七个人,四名护卫两人一个房间,管事带着李童住一个房间,李瑾婉是个姑娘, 单独住一个房,最后是李问也自己睡了一个房间。

在外面哪能像在家里那么舒服,客栈的房间里就是烧了炭炉子,屋里都还是有一股冷气。 床上的杯子又冷又硬,好在他们自己带了被子过来,把自己的被子铺了上去才干躺下去睡觉, 不然这个天气盖一层薄薄的被子,第二天起来准是要冻的感冒。

夜里躺在客栈的床上,李问拉过被子蒙住了头,睡觉。

第二天一早,一行人在大堂吃过了早饭,马已经喂过食,套上了马套,大家上了车子,继 续赶路了。

等赶了两天路之后,刚开始出发的时候一脸兴奋的小丫头,没两天整个人就蔫了。曾经的 李四丫,也就是如今的李瑾婉一脸要哭的看着她哥。

“呵,这还早着呢。”这才刚开始走,要能在月底赶在京城都算是不错的了,李问看到小 丫头一脸要哭的样子,都不忍心打击她了。

“……”现在她回去还来得及吗?李瑾婉瞪着她哥看。

“李瑾婉,哥现在教你一句话,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如果你连路上这点苦头都吃不 了,我劝你还是趁早回去老家找个人嫁了吧,回去相夫教子·趁现在还早,咱们没走多远,如 果你想回去的话,我还可以安排个人送你回去,要再走两天,你后悔想回去都迟了。”李问嘴 角的笑有点坏,奉劝小丫头要吃不了这个苦就回家去

他记得以前看过一个笑话,古人没有电视手机和电脑这些消遗,那么多的时间都用来干嘛 了?后面回答的答案就是古人的时间都用来赶路了。

可不是嘛,最低级的赶路方式就是靠双脚走,普通老百姓一般是用牛或者驴子拉车,他们 现在有马车坐已经算是最高级了。但是从南阳去京城,就算是一路上顺利的话,也要坐上十五 到二十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到京城,这要放在现代就一趟飞机的事情,当天就能飞个来回。

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不,我不要回去!哥,我要跟着你到京城去。”李瑾婉挥舞着小拳头,她才不要认输, 她才不要回去。一想到回去就有可能要被迫嫁给表哥,小姑娘顿时就觉得这一路就是再辛苦她 都不怕了。

“呵呵,你自己不后悔就好。”李问倒是有点后悔把小丫头带出来了,他拿过一本书盖住 了脸,闭上眼睛眯一会。要不是这个天这么冷,他都想出去外面骑马了,都好过整日闷在这个 马车里面。

在马车里面实在是无事可干,李瑾婉只好她哥看书学,李问读书之余还有心情教教小丫头 读书算术。

跟着他们过去的管事对这一路都比较熟悉,路上都是管家在引路,他们一路上会经过什么 城镇村庄,哪里能找到地方休息,都能找到一个住的地方

这么寒冷的天气在外面露宿并不是什么好事,不说外面有土匪强盗,还可能有饿了的野兽 出来觅食,很可能会落入野兽的肚子里。所以,若是能找到住的地方,当然是更好的了,这一 次多亏了跟着来的管事带路,车子走了几日,他们都能幸运的找地方住,不至于露宿荒野。

他们出门那一天才是正月初三,年都没过完,路上都没有遇见什么人。直到他们在路上赶 了三五天的路后,才是遇到了一行商队,商队是赶着在年后就运一批货到别的地方去卖。

李问也没有打听对方运的是什么货,一般出行的商队都不愿意透露这一次运的是什么货物 给别人知晓。他也没有这个好奇心,去打听别人这些事情。

领队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他们在路上相遇,见少年有谈吐不凡,问起才知道少年是

进京赶考的书生,汉子惊讶不已,拱手对少年说道,“小的有眼不识泰山,竞不知眼前的小公 子是举人老爷。”

年后就是春闱了,能进京赶考的都是中了举人的老爷,眼前这一位少年也就十五六岁的模 样,汉子竞不知少年是一位举人老爷了。

“不敢不敢,小弟这是侥幸罢了。大哥比我年长,喊我一声李兄弟就成,喊什么举人老爷 的,大哥真是跟小弟太见外了。”听到对方喊他举人老爷,李问擦了一把额头的虚汗,还真不 习惯别人喊他举人老爷。

他哪里老了!他十八岁都没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