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他阿娘有了(1/2)
第五十三章,他阿娘有了
第二天一早,李山谷就套了驴车,拉着驴子出去门外,准备带着妻儿到镇上去。汉子回头
对他阿娘说道,“阿娘,我带三宝他娘到镇上去瞧瞧大夫,家里的事就麻烦阿娘照看着点了。
“去吧。”李王氏看到病恹恹的大儿媳妇,这两年因为孙子的关系,她对这个大儿媳妇也
没太大挑剔的了。再怎么说这个儿媳妇给他们老李家生了一个孙子,孙子打小就乖巧懂事,如
今去书院读书,还去参加科举考试。
孙儿这要考上了,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啊!
因而看在孙儿的份上,李王氏对这个儿媳妇的面色就好了许多,见着人要去镇上看大夫,
也没有说什么不好听的话。
“阿娘,我们去去很快就回来。”孙怡对婆婆说道。
在考完了县试之后,书院给他们放了几天的假,可以在家里休息两日再回去书院。不过今
天正好李问还是要回去一趟书院,等和他阿爹先送阿娘到医馆去,他再到书院去也不迟。
跟家里人打过招呼之后,李山谷扶着妻儿上了驴车,他坐在前面赶着驴子,往镇上而去。
回春堂是镇上比较有名的医馆,大家都说这里坐堂的大夫医术了得,不少的人都来找这一
位大夫看病,他们今天到的就是这一家回春堂。
一家三口就进了回春堂里面,坐堂的大夫姓葛,是一位年纪在五六十岁的老大夫。孙怡坐
在了椅子上,伸出手让大夫号脉,一旁等着的父子两个一脸紧张的看着大夫。
“嗯……”大夫的两根手指按在病人的手腕上,不时的点头。
你倒是别嗯啊,什么问题你倒是给我说啊?李问的心里给急的啊。
“你这是,一月有余了呀。”大夫肯定的说道。
“什,什么?我这是怀了?”孙怡一脸惊喜,简直不敢相倍她这是怀上了?
什么?他阿娘这是怀了?他这是要当哥哥了?李问瞪眼。
“老夫还不会连滑脉都号不出来,你这是滑脉,没错的。”大夫收回了手,说道,“你这
是怀有身子了,已是一月有余。倒是、你面色苍白,这脉象看来,你的身子是有些气血虚弱,
老夫这里给你开几副药回去补补身子。”
“谢、谢大夫。”孙怡摸着还未显怀的肚子,难怪她这段时间以来都没什么胃口吃东西,
她还以为自己的身体是怎的了,原来是有了。瞧她这个妈当的,怎的这么粗心,连自己有了身
子都不知道,难怪这月的月事迟迟还未见来。
李问知道他阿娘这是有了,就跟着高兴,他这是要有小弟弟或者是小妹没了,哈哈哈……
“大夫,我阿娘要吃什么补品你尽管开,顺便的给我阿娘开点调养身体的药吧,我见我阿
娘平时经常有个头晕脑痛的李问对大夫说道。
李问见到他阿爹完全傻了,伸手去推了他阿爹一把,提醒道,“阿爹,阿娘有了。我这要
有弟弟还是妹妹了。”
“啊,是。”李山谷听到自个媳妇这是有身子了,愣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相比于妻子的
高兴,这个汉子的心里更多的是担心,听到大夫说妻子身子不好,他担心的问道,“大夫,我
媳妇这身子差,怀有孩子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啊?”
“夫人这是你们的孩儿吧,是个孝顺的孩子你家夫人回去多注意休息,其他的并无大碍。”大夫瞧了一眼边上的孩子,倒是个懂事的,便是笑道,“是药三分毒,不是吃多就好的。
回去调理调理,注意些便是了,有什么问题随时过来回春堂找老夫。”
李问觉得他自己都有点傻了,不过大夫说的话也没错,还是要回去多休养,药也不能当饭
吃。这么看来这还是一个很有医德的大夫,要换成别的大夫怕是什么贵给你开什么,他这关心
他阿娘反倒是成害了他阿娘了。
大夫给开了药,让药童抓药去了。
谢过了大夫,他们接过了药,付了钱就从医馆离开了。
“阿爹,反正我们都到镇上了,我看阿娘没几件新衣裳,不如你带阿娘到布庄去买几匹布
回去做新衣裳吧,还有看阿娘要买什么东西的,都一块买了。”
布庄里面是没有成衣卖的,都是要买了布回去自己做。
“我先去一趟书院,可能得花一点时间才出来,你们先去逛逛,完了再来接我,我们一块
回去。”李问对他阿爹挤挤眼,让他阿爹会做一点,带他阿娘去逛街买东西。
今儿大家都挺开心的,知道他阿娘这是怀了,李问也挺高兴的。
他们家现在的情况要比从前好了,所以就算是他阿娘怀了身子,也不用担心是吃食上欠缺。刚才大夫也是说了他阿娘的身子是气血虚弱,当初生他的时候伤了身子,后来也没有调养好
,才会造成身子不大好。
要按现代医学的话说,人的气血虚弱,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一低下,就容易生病感冒。
他阿娘这是富贵病,以后好吃好喝的养着,问题也不算是太大。
“阿娘这哪要买什么布做衣裳啊,倒是你又长个了,阿娘得给你做几身新衣裳。”孙怡听
到儿子的话,这个儿子打小就特别的貼心,什么都是想着她这个阿娘。
知道儿子上了书院读书,那里都是富贵人家的孩子,妇人是舍不得儿子总是穿着旧衣裳去
读书,怕会被人瞧不起。
“嘿嘿,阿娘你喜欢都好。还有阿娘,你买布匹记得给奶奶也扯上两匹回去啊,也让奶奶
跟着高兴高兴。”这里到书院不是很远的路,李问就说他自己走过去就行了。
“阿爹,阿娘,你们逛的开心啊。”
“这孩子……”
“小怡,我带你去逛逛吧,你看看要买什么东西。”李山谷会领会到了1子的意思,不得
不说他们这是父子两,默契十足。
李问到了书院一趟,去见先生去了,其实也是跟先生谈谈考试答题的事情。
从这个孩子第一天到安麓书院来,蔡康伯就注意到了这个学生。这个学生虽说是出身于农
家,身上并无任何懦弱自卑之感,反而是不管是对同窗们抑或是对先生们,落落大方,态度从
来都是不卑不
要轮读书的话,这个学生是他带的这么多学生里面最为优秀的一根。
在这三年里面,不论是书院的大大小小的考试,李问的成绩都是稳居第一。前年若不是这
个孩子的年岁小了些,蔡康伯都支持这个学生下场去考试了,不过就是延后到这一年也不为晚
“以你的成绩,过县试于你而言,并不难。县试只是一个开始,往后的路还长着。你切记
,读书非一朝一夕之事,须用心学习。在先生教过的这么多学生里面,你说不上是最为聪颖的
,却可以说是非常用心读书的,先生希望你的这一份用心能一直坚持下去。”在询问了李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