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假凤虚凰 > 21 底事

21 底事(2/2)

目录

钟回听了,便略有失望道:“那也不稀奇。这类故事本子外头常见的。我并非是受过他教导。只是亲眼见过他的书稿,便依葫芦画瓢临摹罢了。”

程吟听他这样说,与自己当初所料不差。但林氏书法,若无人指点,自己临摹,怕不是三两年功夫可就。就知道他定是另有缘由。刚要开口解释那药书的事情,却不由灵光一闪:“你所描摹的前面几篇古怪字体,是否也是他的亲笔?你难道疑的是……”

“不错。我虽在糜家长大,但是也听钟家的长辈提起过,我父亲在金石学问上头,原是有些造诣的,只是未及著书立说便英年早逝了。否则如果是普通读书人家,糜家也不屑结这门姻亲。我知道林相当年也是糜家提拔过的,未发达时两家往来便频繁。我父亲虽在经济一途上只堪堪而已,但诗文上头,当年定与他们交接颇多。我听说林家在姑苏也并非什么旧族,不过是到了他这辈才起来的。所以我总觉得,林相这金石上头的闻达,恐怕来得不正。因此我便极尽所能,研究他的书法。只是苦于没有对照,所获不多。此外我苦思亦不得,若是我所猜测的不错,糜家为何要助他隐瞒至此地步。毕竟嫡庶有别,何至于要帮着庶母所出的姐姐如此坑害同胞妹婿。”说罢,钟回便握拳背身而立。

程吟此时方才了然,他听说自己在意他所书文字,定时以为自己或曾在别处看到过类似的。恐怕今日这般急急赶来,便是为了这个。却不想并无所获,倒累得多年伪装一朝皆空,怕是此时激得他心中一时怨愤。只是他这般推断,虽听上去颇说得通,却实在难以服人。如果寻不着他父亲遗稿,怕未必会有结果。他信誓旦旦所言糜家有人戕害他之事,倒是与卜昀所历有类似之处,且她曾亲眼见过王氏差人送过丸药给他,倒不由她不信。

程吟心中感激他,又对累他重陷危局有愧意,便不再多做隐瞒,遂一并将那药书之事说与他听了。钟回听了,便摇头道:“你说的虽可疑,但至多说明他曾见过这书而已。糜家是医药上头起来的,藏书甚多。我所知道的,糜氏当年嫁给卜家,便陪嫁了不少典籍。料想当年林相娶亲时,虽娶的是庶女,明面上也不会差到哪里。这书想必就是当年随我那姨母陪嫁到姑苏的。卜千秋和林家有姻亲的关系,看见过乃至于拿到过这书也不奇怪。或者此书另有抄本也未可知。至于为何将书各持一半,或者是因为书中所记有要紧的,或者因为其中书画造诣,并没什么可异之处。甚至,只是为了暗示后人,他们所历与谁有关。我们要查之事,虽可以从这上头查起,但料想并不是什么关键之物。”

二人议论半日并无结果,待得天断黑,便仍从楼上下来。因钟回是从二楼窗户翻身进来的,程吟便嘱咐他行动当心脚底木箱。二人出了屋子便绕到后院大门出去,趁着天黑直往山上跑。程吟虽远赶不上钟回身手,但毕竟不是足不出户惯了的小姐夫人。因此不多一会儿便到了山顶密林处。此处既有遮掩,二人便放胆朝下面望去,但见村子里家家户户已然闭门落锁,竟然一处灯火看不到。庄户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原就歇息得早。何况今日颇不太平,因此并无闲散之人在外游荡。因无亮光,也看不出那队差役走了不曾。但即便未走,此时怕也是歇下了。其实钟回早先便料定,这队人虽是吃了糜家的交情而来,但办事也未必就会尽心。如今糜家风头虽盛,但官场中事,向来没有一尘不变的道理。若能既给了糜家一个面子,自己又能不惹是非是最好。因此他先头见人来得多也并未惊慌,况他早已从糜家得知程吟真实身份,便知道她必不会坐以待毙,想是会主动脱身的。

饶是如此,二人也不敢在是非之地多做停留。因而钟回取了马,二人便共乘一骑往另一面山坡下去了。因不便往官道上走,钟回便沿着山脚缓缓往东行去。两人边走边计议,钟回便提议说如今天水那里一时是回不去的了,既然如今根子出在姑苏,不如就索性离了这里一径往南,以后再做打算。程吟听了,先是不语,后来问他贸然从糜家出来,将来如何了局。钟回便答道:“我在那府里银钱上虽不十分趁意,十几年了倒也小有积累。这一路你我二人盘资是尽够了。这次出来前也来得及略做了些安排,横竖也得叫他们如意不得。”口气中似有得意之处。

程吟见他这样说,知道他能蛰伏多年,必不是冒状之人,便也不做深究。钟回听身后并无多的言语传来,以为她还在为卜昀的事情气闷,便不多扰她,只是手中连甩了几鞭子,将那马赶得飞奔起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