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2/2)
不管怎么说,外公还是应该感谢这支军队的。因为符二一死,他长达多年的追杀旅程也意味着要结束了。但是胆子小的外公还是不敢大意,没有回毛场坝。他们一起来到了杨场凹母亲的大姨母家里,因为还是害怕出什么事情,都没敢住久就搬到了新寨坡,后来又搬到了朝头山。外公见没有人在找麻烦,也松了一口气。
班井有个叫伍桃子的人,他和外公从小就约定结了个儿女亲家,母亲的大姐嫁给了他家儿子伍镇明。他见外公居无定所,就把外公接到了班井坡上住下了。在那里租了别人一间快要倒塌的屋子,由于年久失修,为了保险,又请来了亲戚和保甲长来帮忙,用绳子和木桩团团围住。
外公是个有远见的人,不管家里怎么困难孩子都要送去上学,大姨母在毛场坝时就上过学,在这里又接着上。大舅也开始读书了,可是外公就是不让我母亲上学,不论我母亲这样争取都不行。外公还记得算命先生的话。
由于国民党两次围剿,把老百姓都打怕了。这里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当了土匪。参加土匪的人多了,瞿百街的队伍发展越发快了起来。
班井伍家也是在这个时候发展起来的,粮食从开始的十来担发展到了四——五百担。原因是伍桃子的儿子伍大大,他从小就寄养与瞿百街的膝下,是他的干儿子。伍大大长大了就和他们一起做起了生意,主要就的兜售鸦片烟,所以赚钱很快,才有了那么大的家业。伍家发了,瞿百街也自然好,他每次来到这里,就住在伍家吃喝不用愁了。
最主要的是这里是驻扎军队的好地方,前后山各站几个岗哨,四面八方都看得清清楚楚。有进路和退路,各路军马容易联络,反正是在这里驻扎兵马不会遭受伏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