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2/2)
“谢谢,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它们了。”先生深有感触的说。
“没什么。”梅里莎低声说。
“这么多书,也不是道你是怎么运出来的,”先生动情的说,“能让我见一见运送书本的人吗?我一定要好好谢谢他。”
“不用了,”梅里莎说,“我当天是找了军人来帮忙的,也不知道他们是哪个军的,他们急着打仗,当时就走了,后来也不知道去哪里了。”
兵荒马乱的时候唯一的好处就是这个了。
听闻了梅里莎的话,大家感慨万千,张元济带头,众人卷起袖子就开始搬书,梅里莎因为是女孩,又是救书的功臣,就被大家安排到外围休息,看着大家搬书。张元济年纪大了,也陪着梅里莎在外面等候。
梅里莎受不了老年人的感恩,就没话找话的转移话题:“那个······我听别人说,商务印书馆新出的《东方杂志》刊登了很有意思的内容。”
“是啊,”张元济笑着说,“《东方杂志》出了一本新年梦想特刊,是我们最新一期的主打内容。”
“梦想?”梅里莎没想到是这么理想化的内容。
“从去年我们就开始为这一期的栏目奔波了,我们采访了很多人,询问了他们的梦想,”张元济笑了笑,微微有些难过的说,“很多梦想,看的让我们没办法对现在的世道袖手旁观啊。”
张元济取下头上的帽子握在手上,用拐杖戳了戳墙角探出头的小黄狗,看着小黄狗躺倒在地对他耍赖,张元济有些失神,他慢慢说道:“林语堂说自己很久都不做梦了,但他现在有个理想,希望人们能够安居乐业,祖国不受欺侮。巴金希望能够挣脱现实的束缚,看到一个繁荣富强的未来,哪怕仅仅是希望也好。梁漱溟相信国家富强的梦必定在将来实现。郎擎霄但愿能创造一个公平法治、法度健全、亲爱互助的社会。姚楚英希望用新思想唤醒青年,使他们投身华国救亡运动之中。顾颉刚希望能在思想上唤醒国人。还有叶圣陶,他说希望有三五日的闲暇,能够在平安和幸福中到处走走。而胡适则希望能有一个不受打扰的自我空间。”
梅里莎静静的听着张元济说话,他们头顶上是阴沉沉的恶天空,仿佛穿不透阳光一样,偌大的穹窿盖在头顶。
张元济还在说话:“很多人,很多梦,仔细品评之后,其实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梦,就是能够生活在一个让自己为之自豪的国度之中,挺胸抬头的活得像个人样,仅仅只是这样而已。”
梅里莎看着自己的手心,忽然发现自己竟然是没什么愿望和想法的,自己没有任何想要拼命抓住的东西。
“梅小姐的梦想呢?”张元济慈祥的问。
“我没什么梦想,”梅里莎喃喃地说,“但是在很久以前,我梦想能自由的活着,活得肆无忌惮的,随心所欲的,不用向人低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现在实现了吗?”张元济问。
梅里莎想了很久,说:“不知道。”
“哦?”张元济笑了。
“我离开了那个欺负我的家庭,不用再看他们的脸色了,但是我开始看更多其他人的脸色,我不用被讨厌的安娜姐弟欺负了,但是又遇到了想杀害我和更多其他人的瀛岛人,”梅里莎茫然的说,“我不用在梅家干那些让我厌烦的家事了,但在瑾风夫人家里,那些家事让我很快乐,但现在我一个人带着我弟弟,做同样的事情,既不会让我恨之入骨,也不能带给我快乐了。”
张元济蹲下身,抚摸着身边的小黄狗,小黄狗在他身边嬉戏一阵之后,听到了巷子里的口哨声,撒腿跑掉了,张元济遥遥看着小黄狗跑去的身影,问:“梅小姐,你有没有什么无论如何也想要去完成的目标吗?”
“没有。”梅里莎说。
“那么有没有,无论如何也想去见的人?”张元济又问。
“没有。”梅里莎说。
“那么有没有必须要做的事情呢?有没有以前和别人做过什么约定,有没有自己定下一个目标,然后督促驱使自己一定要完成?”张元济问。
梅里莎楞了一下,恍然想起了曾经,瑾风夫人要求她学习国学,背诵唐诗宋词诗经论语;吕碧城送了她英语词典,要求每天背诵单词;沈醉教了她枪法和军体拳,要求每天练习;而她自己,曾经想要写作,想要杀敌,想要离开沪城投靠哥哥,但在这段松懈的时间里,这些都已经被放弃了。
“曾经······有过。”梅里莎慢慢说道。
“那为什么现在没有了?是发现那些不值得努力吗?”张元济问。
“不,是不知道努力有什么用处。”梅里莎说。
“你不去努力,怎么知道未来有什么用处呢?”张元济眨眨眼,“我年轻的时候一直在读书,但那时候大家崇尚军人,认为军人才能救国,百无一用是书生,但现在看来,唤醒民智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国民无智,难以固国。我把我的兴趣和这个国家的兴衰联系在了一起,这让我感觉自己活着还是有些用处的。”
“用处?”梅里莎不解。
“蚂蚁爬过都有影子呢,我总得给自己留下一些足迹吧?”张元济笑着说,“这样当我死了,就有人怀念我了,我就会在别人的记忆里继续活下去了。”
梅里莎似懂非懂的听着张元济的话,突然有了一种想法:在这个世界上,有梅夫人和梅查理那样的人,还有瑾风夫人和吕碧城那样的人,有周少山君子藏锋运筹帷幄,有何成浚上将伐谋国士无双,有冯玉祥千里行军飞度中原,有王亚樵随心所欲不屈不挠,有沈沐芳和沈醉义无反顾的奔波战场,还有伊奉吉易水悲歌一去不回。这个世界是很大很大的,这个很大很大的世界养育了千千万万与众不同的人,那么自己可不可以不要停留在沪城这一个地方,能不能带着小破,踏遍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看看世界各地的人?
将东方图书馆的书籍返还给张元济以后,梅里莎整个人都振作了起来,她不在每日无所事事的在家里发霉,而是把以前的书本都捡了回来,每天早上先带着小破在外面跑步,出一身汗后好好休息一阵,在休息的时候看看报纸和期刊,之后练军体拳,练完后就学习外语和国学。
梅里莎新买了一本德文字典,加上吕碧城送她的英语词典,每天都要背诵一定数量的单词,还有国学内容,按照现在的学校教程,勤勤恳恳的阅读学习着,除此之外还教导小破说话和认字,像是重新活过来了一样,每天都充满了朝气和目标。
茅盾和叶圣陶再次来拜访的时候,茅盾将《子夜》的手稿送给了梅里莎。
“我自走上写作的道路以来,手稿无数,但留存下来的所剩无几,想必《子夜》也会在惶惶转移之时遗失殆尽吧,所以,在手稿还算完好的时候,我把这个送给你,一来是感谢你保护了东方图书馆的珍本,二来是希望你不要放弃学习,就算不在学校,希望你也能继续读书,启发自己,奋发向上,不要走上华国妇女的老路。”
梅里莎接过了茅盾的手稿,珍重的托在手上,向这位朋友保证道:“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祝福。”
梅里莎将《子夜》手稿放置在了一个樟木箱子里,放置在伊甸园之中,她快乐的告诉沈醉:“如果我没有人生目标,那我就去找,走遍世界,去寻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