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梅里莎的伊甸园[民国] > 春茂钱庄的枪声

春茂钱庄的枪声(2/2)

目录

“但我还是觉得帮派不会是军队的对手,不是吗?”梅里莎说。

“沈醉不是那个意思,”冯科说,“沈醉的意思是,斧头帮眼线很多,王亚樵肯定已经得到消息了。”

“所以,就算我们现在去找王亚樵,他也肯定已经不在沪城了。”沈醉说。

“确实,”冯科说,“当我们找到王亚樵家里的时候,他扮成姨娘逃跑了,警察当时没发现是王亚樵,现在正全城搜捕中。”

“委座是什么意思?”沈醉问。

“全国通缉,”冯科说,“赏金百万大洋。”

沈醉倒吸了一口冷气:“就是委座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林/彪、徐海东等工农军高级将领,赏金也不过十万大洋啊。”

“这是理所当然的吧,”冯科叹了口气,“他们最多把委座的兵打残了,却不会杀了委座,王亚樵就说不准了。”

“他真能靠近委座?”梅里莎还是感觉有些不真实。

“庐山刺蒋之时,要不是厨娘乱扔火腿,王亚樵就成功了。”冯科说。

“什么?”梅里莎不解,“火腿?”

“委座所在的地方防卫甚严,尤其是武器,在山下就要解除,你猜王亚樵是怎么做的?”冯科说,“他把枪支藏在掏空的金华火腿里,让厨娘运了进去,刺客取了枪支之后将火腿随意丢弃,巡山的守卫看见了这个奇怪的火腿,认定有武器运了进去,于是严防死守,王亚樵的刺客击伤了委座之后被就地击毙。”

梅里莎顿时感觉后背凉飕飕的。

“沪城刺宋案也一样,要不是宋子文身边跟了一个替身,他就也没命了,那个替身被当做宋子文,当场就被打死了。”沈醉说,“据说宋子文现在一听到王亚樵的名字都会惊恐的跳起来呢。”

“王亚樵真的太可怕了!”梅里莎惊叹道。

春茂钱庄抢劫案之后,梅里莎深居简出了一段时间,唯恐被人认出是她破坏了刺杀李顿行动。斧头帮的帮众被收监了一部分,剩下的都老老实实的混日子,看上去太平的不得了,而王亚樵却是真的从沪城销声匿迹了。

王亚樵离开后,蒋家和宋家的人旁若无事的继续出席各种活动,除了那张百万通缉令,仿佛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十二月的时候,宋庆龄女士还发起成立了一个“华国民权保障同盟”,受到了各界的热烈拥护,就算有些“高贵人”对宋女士保护贱民的做法颇有微词,也淹没在了大众的歌功颂德之中。

梅里莎见状也不禁感叹,王亚樵作为杀手虽然令人闻风丧胆,却真的于时局影响不大,某些人,某些事,即使不再存在,在时代的推动下,某些暗潮汹涌的东西依然会沿着必然的流向,一路向东,不停留。

梅里莎收拾完自己的蜗居,将正在读的书本放在桌子上,又在桌子上摆满鲜花,放上鲜红的苹果,走出屋门,想看看沈醉是否来蹭饭了,却在门口看见了两个男人正在往里张望。

这不是什么特务,因为他们张望的大大咧咧,身形也不像是经常训练的人,看起来斯斯文文,倒像是什么学校的老师。

看见梅里莎出来了,其中一个男人对梅里莎招招手,问:“小姐,家里有人吗?”

“有什么事吗?”梅里莎问。

那个男人文质彬彬的说:“我和叶兄去饭店吃饭,对饭店水果非常喜欢,但那老板吝啬的很,不肯单独卖给我们,只告诉我们是限量的,我们好一阵打听才知道是从这家买来的,所以特来拜访。”

“你们是······”梅里莎问。

“我姓沈,你可以叫我茅盾,我旁边这位是叶圣陶。”男人微笑着说。

“你是茅盾?”梅里莎惊喜的看着这个男人,“写《林家铺子》的茅盾?”

“啊,没错,”男人笑了,“你也看《林家铺子》?”

“还有《春蚕》,”梅里莎跑了过来,“我正在读《春蚕》,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林家铺子》。”

“真是荣幸,”茅盾微笑着说,“那我能买一点水果吗?”

“当然,”梅里莎打开门,“请进吧,我刚刚洗好苹果,家里还有些桃子和哈密瓜!”

“十二月了还有哈密瓜?”茅盾拉着叶圣陶走进来,随和的问道。

“当然,只要储存的好,什么都能留到冬天的。”梅里莎微笑着说,“贵客临门,那我就开一瓶自制的樱桃酱吧。”

茅盾和叶圣陶坐在了梅里莎的客厅,并对室内阿契美乡村的古典装饰风格非常赞赏,梅里莎切了水果,并给他们端上了烤好的面包果和樱桃酱,还沏了香甜的自制花茶,两人对这次的招待赞不绝口。

梅里莎与他们一起坐下攀谈了起来,这才知道茅盾是因为新的《子夜》终于完工了,兴奋之下才和叶圣陶一起出门庆祝,这才阴差阳错的找到了梅里莎这里。

“《子夜》?一定是个很精彩的,”梅里莎忙问,“发表在那里呢?”

“目前打算发表在叶兄的《月报》上,他是杂志的编辑。”茅盾说。

“真好,”梅里莎看向了叶圣陶,“我也读过叶先生的文章,感觉就像是雨后的新鲜树叶一样,读起来非常舒服呢。”

“谢谢。”叶圣陶笑着说,“梅小姐真的读了很多书呢。”

“个人爱好罢了,”梅里莎笑着说,“不比你们这些专门做学问的,我读书不过是打发时间。”

三人围绕着茅盾的谈起了当代华国鼎鼎大名的文学巨匠和他们的作品,梅里莎从小孩的眼光看这些作品,那些天真却一针见血的见解让两位大人叹为观止,三人还发现梅里莎粗通英语和德语,特别好奇的询问了梅里莎正在阅读的书籍,还向她推荐了英语原文书。

“梅小姐在哪里上学呢?”茅盾问,“你的年纪也该考虑上大学了吧?有没有想报考的大学?”

“如果有的话,我们可以帮你引荐一些导师,北大的胡适、周作人和鲁迅,清华的朱自清,青岛大学的梁实秋和闻一多,武汉大学的沈从文……,这些我们都认识,可以帮你写介绍信。”叶圣陶说。

“我······目前已经失学了。”梅里莎说。

“啊?真是太可惜了,为什么?”叶圣陶问,“你的家境非常优渥,你本人也很喜欢的读书,为什么不上学了呢?”

“我家里其实只有我和我弟弟两个人,再没别人了。”梅里莎说。

茅盾不赞成的摇摇头:“这不是不去求学的理由,从你家的情况看,你有足够的能力带着弟弟一起求学,为什么······”

“我弟弟智力有问题,我希望他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正在尽力的纠正和教育他。”梅里莎说。

茅盾和叶圣陶惊呆了,纷纷看向了梅里莎,带着赞赏的态度表达了他们的歉意。

真是两位让人如沐春风的文人啊,梅里莎简直要为这两位的风度倾心了。

“你们刚才提到了蓟城大学,”梅里莎说,“那么两位认识许德珩教授吗?”

这两位相视一下,回答:“不认识,但是听说过,许德珩毕业于里昂大学,后入巴黎大学,师从居里夫人研究放射性物理学,是当代的工科大拿。”

“我刚刚听说教授被蒋氏中府秘/密/逮/捕了······”梅里莎说。

“什么?”这两位看起来震惊极了,“什么时候的事?”

“几天前,也不用过于担心”梅里莎说,“教授是因为创建了三声学社,和公华学社关系密切,所以才受到了当局的审讯,但他老婆是官宦世家出身,想必也不会受到什么太过可怕的刑讯。”

“华国打不过外国,归根结底差劲的就是工科,”叶圣陶摇着头说,“这是在自毁长城啊。”

“不会关押太久的,”茅盾说,“蓟城大学不会让当局关着教授不管的,就算是蒋漱岩,蔡鹤卿也能指着他的鼻子骂下去。”

“蔡鹤卿已经不是校长了,现在是蒋梦麟。”叶圣陶说。

“蒋梦麟脾气更坏。”茅盾冷笑着说。

“别光顾着说话,尝尝我亲手做的花茶。”梅里莎微笑着说,“我放了薄荷。”

“梅小姐这里好东西真多,”叶圣陶说,“这张桌子,就是正宗的法兰克手艺,我记得店老板说你是商贩,竟然也能买到法兰克家具?”

“这是我老师的馈赠,她如今已经远赴德意士。”梅里莎说。

“梅小姐一定是很好的学生。”叶圣陶说,“你的老师也是好老师。”

“真是美味的花茶,”茅盾笑着说,“我记得唐式煎茶中有一样做法就是用干果加进去煮成的,我实在接受不了花椒和葱花。”

“但是很多香料加进去后,确实更加鲜甜好喝了。”梅里莎说。

“陆羽也说过鲜花入茶更加鲜香。”叶圣陶说。

梅里莎看着两位在她眼前谈古说今,针砭时事,时不时加上自己的疑问,桌上的花茶续满又喝完,点心碟子也渐渐空了,一直到下午时分,两人站起来告辞,梅里莎才恍然发觉,已经过去很久了,她用两个篮子装满水果送给这两位刚认识的朋友,将他们送出家门,感觉这一天过得真是太充实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