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2/2)
御书房好久没人来了,开了门阴气森森,叫小太监打起哆嗦。鹫儿一入内就坐到书案旁,她常坐的位置,开始批阅奏册。
手上是赵洵驾崩之日夺来的龙印,能保她一时但保不了一世,要不了多久朝庭之上就会有纷争。她的孩子尚年幼,不得人心,而她又无法光明正大掌权,那些心怀不轨之徒定会作梗,糟蹋赵洵辛苦治理的江山。
身在皇家,连夫君过世都得费尽心机。这回,鹫儿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她望着空空如也的龙椅,喃喃道:“六郎呀六郎,你可是留了个烂摊子。”
话落,她无奈地笑了,目光一顿,像是看见什么,而后将难批的奏折摆到案中间。
小太监一声不吭地盯着,缩头含胸很是惊惶,好不容易等到施公公来,他便指指里头,不敢再上前了。
施公公无奈叹息,向众人招招手示意留皇后独处,而后领一班太监宫女退至门外。
四周终于寂静,鹫儿静下心,理着折子,看到可笑之处,她习惯性地念出声,而后喃喃道:“这位大臣字写得倒不错,可写出的东西狗屁不通,六郎,你说对不对?”
话落,她抬头,那张椅空荡荡的。
他不在了。
鹫儿自嘲地笑了笑,起身走到案前,坐上赵洵曾坐的椅,轻轻摸着扶手上的祥云蝙蝠纹。祥云蝙蝠有万寿之意,可惜他坐了这么多年还是没沾到这福分。
鹫儿不由转身打开案边矮柜,柜中静静地躺着几幅画卷,她随意拿起其中一幅展开,谁想映入眼帘的竟然是“你上当了”这几个字。
鹫儿一愣,忍不住往后看去,竖起第二行写的是“此非吾之画像,画像依此寻,得者有千金。”落款是流清。
鹫儿忍俊不禁,心想谁有空玩这种把戏,可她情不自禁地按卷上之线索,东找西寻。
第一件找到的器物是玉搔头,当年她住在夕云山庄时常用之物。玉搔头下压着花笺,又是一首寻花问柳的风流诗,于是鹫儿依诗上所述去找第二件器物,一盒用了半罐的胭脂。
“梓童是否还记得当年中秋夜?”
中秋夜?
鹫儿闭眸细想,脑海里浮现出两抹相缠的影,他送她的胭脂倒被他“吃”了一半,次日还闹起肚子。
鹫儿失声轻笑,转身去翻药匣,忽然一把钥匙落到地,这钥匙正好能开百宝箱。
忽然,鹫儿忐忑不安,手紧攥着钥匙,不知如何是好。她无助地回头望,似乎想找某个熟悉的影。
“去吧。”
鹫儿听到有人在说话,背后似乎还有双手在轻推。她被逼无奈,一步一步靠过去,开启百宝箱。
是幅画像,出自流清之手。
画中人俊眸含笑,姿态清雅,骑着一头白鹿,很悠哉。不远处有一点红,是唯一的艳色,画中人的目光正向着她,情意绵绵。
鹫儿见此笑骂:“真不要脸,把自个儿画得这般年轻。”
鹫儿把画翻过去,画后摆有一宝匣,打开宝匣,里面竟然是她找了很久的传世玉玺,边上还有一封遗诏。
原来赵洵早就打算好了,只是死了还要耍弄她一番。他将所有的一切都留给了她,诏书上还肉麻地写了“吾妻”二字。
她明明没这么好,嫁于他后心里还藏着一个人;她明明是恨他的,有时恨不得他死……
如今,他真的死了。
鹫儿望着画中一双深情眼眸,情不自禁捂紧嘴,失声痛哭,泪如决堤之海,流也流不断。
按先帝之遗诏,璥皇子为储君,按制即皇位,但因其年幼,故成年之前都由太后辅佐监国,掌玉玺。
遗诏颁布天下,举国哗然,本以为有个摄政王,没想却是由女子来把持天下。
满朝文武中也有不服气的,论资历,太后比不上几位老臣;论皇权,成帝还有二皇子,二皇子是奇才,人人皆知,即使没有他,这成帝的两位皇弟还在世,二十余岁的年纪能独挡一面,凭什么让外人来?这遗诏定是假的!但有几位大臣极力拥护太后,因成帝病时都是太后批阅奏折,几番举措深击痛点,想必成帝是知道她有此能力,故把天下交于她。
即便有玉玺、遗诏,天下依然动荡。
不知是谁放出风声,诬蔑鹫儿行为不端,冷面冷心,成帝出殡都不落泪。一国之母竟然如此姿势,是有污辱先帝之嫌。不知情的百姓闻之愤慨万分,犹如星火瞬间就被撩燃了。
一时间,鹫儿成了千古罪人,众矢之的,连太子也受她连累,成了别人口中不忠不孝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