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2/2)
这是赵洵特意送给鹫儿的“礼”,为表诚意,他将郑淑妃留着让鹫儿自己去收拾。
鹫儿很受用,心里颇感激。她尝过死亡的滋味,太凉、太暗,故也想让郑淑妃尝下,好让她明白她所受的苦。
来日方长,鹫儿不急着把这只老鼠吃进腹中,从郑太妃宫中出来之后,她便于赵洵说:“我觉得郑太妃活着挺好,多留她几日。”
赵洵全然不在意这么个人,颔首道:“随你,只要你高兴就成。”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藏着三分恨意。鹫儿闻之很是好奇,凑近他故意调笑道:“怎么了?郑淑妃也得罪过陛下了?”
赵洵眉头微动,像被戳中不为人知的心事。他放下茶碗,静默片刻,一只手很不自在地摸下耳垂。即便成国君,他依然戴着赤玉耳钉,小小一粒宛如朱砂。
“当年是郑淑妃出的主意,若不是母妃殡天,她何得何能为淑妃?”
原来他也有痛苦,只是大多时候他很沉静,擅于慢慢沉淀痛,积累成恨。
鹫儿见之一言不发,用力握住他的手,像是安慰。他俩几乎无秘密了,谁也不比谁干净,可论及苦痛,又是同病相怜。
赵洵转过头看向她,目光如缕丝,飘忽的,难辨虚实。
鹫儿顺势靠入他怀里,小鸟依人。她伸手缠玩着他腰间悬下的玉龙环,听着他的心跳,呢喃道:“既然如此,让她少活几日好了。”
她在为他出气,以自己的方式。尽管有时两相生厌,但既然结为夫妻,她便与他相互扶持,并肩而行。
赵洵闻言心弦微颤,心里五味杂陈,说不清的滋味。他懂她,她何尝不懂他呢?这因为如此,所以可怕。与其说是他捆住鹫儿,不如说是鹫儿绑住了他。他并没占到什么便宜。
赵洵有些后悔,觉得留她在身边过于危险,令他无法安生,然而他的目光落到鹫儿耳垂上后心就软了。鹫儿所戴的耳钉与他一样,正是当初他送她的“凭证”,证明他俩是共生共荣。
赵洵不由自主摸起鹫儿的耳珠,心慢慢化作一潭秋水,愁凉满溢。
无情无欲才是上乘,什么情呀爱呀全是虚的,可如今他有些喜欢这虚无飘渺的玩意了,真是让人为难。
赵洵不愿多想,暂且就留在这温柔乡里,而鹫儿也有些累了,需有片能落脚的地方,好让她稍作歇息。
他们二人就像两只困兽,厮杀得累极时拥作一团互舔伤处,可彼此又存着一丝戒备,谁都不敢露出弱处,以防被反咬一口。
还好,谁也没张开血盆大口。新婚燕尔,赵洵对这位皇后极其宠爱,每日同寝同食,如膝似胶。他俩一个算计着天下,另一个算计着郑太妃。
鹫儿时不时地会去郑太妃宫中探望,说是要向郑太妃请教如何掌管后宫。偶尔她像宸妃,偶尔她又跟个陌生人一样,郑太妃晕头转向,时而惶恐,时而困惑,几天下来竟然病了。
鹫儿闻之便亲手熬羹汤,送到太妃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