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2/2)
“太皇太后!”
忽然有阵风,疾疾地拂了过来,未待人缓神,玉阶之下蓦然多了团影。
碧纱金丝帘轻晃,影影绰绰。
太皇太后眯起眼,看不清来者是谁,于是不悦问道:“何人这般无礼?”
“回太皇太后,臣是宁远将军石宝。今日太皇太后喜寿,臣有幸能给您祝寿真是无限荣光。臣从小地方来,也不知送太皇太后何等寿礼才算体面。臣曾听说太皇太后为人宽厚仁德,故臣特意在家乡灵霞寺拣佛豆,以此献给太皇太后。”
说着,石宝两手托着一葫芦纹锦袋高举过头,十分恭敬地献上不值钱的礼。
每回喜宴都有几个人要出风头,却鲜有石宝这般直白且无礼的。太后太后拧起眉,忽然之间对此人有了兴趣,于是以眼示意高公公把帘撩开。
高公公立马照她的意思做了,只见底下是位俊逸小将军,一张鹅蛋脸,挺鼻薄唇,五官棱角极分明;一副剑眉如墨染,飞斜入鬓;剑眉下眼窝深邃,眸型似丹凤。
他的瞳色很特别,太皇太后看了又看,嚅几下嘴,道:“孤又不信佛,你给孤这个有何意?”
石宝不慢不慌,坦然地笑着道:“臣听闻太皇太后是个大善人,跟菩萨一样,故臣觉得佛豆最合适。”
显然这毛头小子被人诓骗了,马屁拍得一点儿都不漂亮,不过太皇太后倒是有些喜欢他,勾勾手让高公公把那袋佛豆拿过来。
石宝笑了,很是讨巧地看着太皇太后,说:“您真和善。”
话落,他把锦袋献上。
其实这一袋豆子是石宝见鹫儿受制的时候胡乱装上的,什么佛豆、和善全都屁话。他把自个儿推上风头浪尖,只为换鹫儿片刻周全。
太皇太后打开锦袋看了几眼,而后拈出一粒看了又看。这佛豆就是酥豆,在油里滚过的,是她年轻时最爱吃的小点。
谁会把这种豆子当作寿礼?加个“佛”字难道就身价倍增?
太皇太后心想:此人要么就是太笨,要么就是太聪明。
“你叫什么?”
石宝把头往下低了几分,恭敬回道:“太皇太后,臣是宁远将军石宝。”
太皇太后看看他,再看了看鹫儿。他俩应该不认识。
太皇太后随手把佛豆放到边上,接着与燕帝戏谑道:“这豆子为寿礼,还真让孤开了眼,不过孤见他一表人才,神思敏捷,孤也高兴。赏!”
一时间,石宝成了众矢之地,不少文臣露出鄙夷之色,讽他是个溜须拍马之徒。
石宝醉翁之意不在酒,别人说什么、笑什么,他全然不顾。
太皇太后又把眼转回鹫儿身上了。她老了,但没糊涂,仍是不依不饶。
“仙姑,孤还等着你呢。”
石宝未能把鹫儿救出来,一次又一次,未能把她救出来。他不免心急,可是黔驴技穷,正当一筹未展之时,就听到小太监高声唱颂:“六皇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