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2/2)
长公主见到江浸月母子平安,激动的落了泪,拉着江浸月的手说不出话来,随后又抱过自己的孙子,紧紧的搂着,用自己的脸贴在孩子稚嫩温热的脸上,感受生命之间的相连。
怀抱这个孩子,令她想到了自己生产的时候。
那时慕容寻不告而别,她的天都塌了,躺在产床上还在难过的哭着念着,不明白一切为什么发展成这样。
那时候她难产,疼的难以形容,还出了大红。
能把宋璟生下来,全靠她那一丝不认命的倔强给撑住的。
当看见孩子落地,听到一声哭声,长公主便因劳累失血而晕过去了。那时候她真的以为自己要死了,一觉睡得浑浑噩噩的。
一天后睁开眼睛,看见李妈妈抱着宋璟激动的迎向她时,她也激动的什么都忘了。那一刻,她的心里只有自己的孩子,连慕容寻都暂时忘了。
抱着小小宋璟时的那种心情,和现在怀抱孙儿的心情,竟是那么相似,犹如两道海浪渐渐交叠在一起,共同翻滚着。
长公主问:“孩子取名字了吗?”
“还没有。”宋璟和江浸月对视一眼,“我和皎皎商量过了,想让娘来给他取名字。”
“让……本宫来?”长公主心中是雀跃的,但对上儿子和儿媳信任的眼神,竟又有些没底气。
“还请娘为我们的孩子取名。”江浸月柔声笑道。
长公主也笑了,笑容柔化了她常年冷淡的面孔,此刻的长公主,就像个含饴弄孙的平凡妇人:“晔字,有美好繁盛之意,这是本宫对这孩子的希冀和祝福。”
“宋晔……”江浸月念着这个名字,和宋璟交换了喜悦的目光,笑道:“多谢娘赐名!”
因担心江浸月舟车劳顿太过辛苦,宋璟决定在并州这座宅院小住三五天,让江浸月歇一歇,缓缓疲乏。
并州的宾如归客栈专门派了两个婢女来照顾江浸月和长公主,两个婢女做事老练,令长公主和江浸月很满意。
白天,宋璟像是普通平民那样,布衣简装,提着篓子出去买菜。
长公主和江浸月留在宅子里,一同坐在炕上,开着窗户享受春季的暖阳。
身上暖乎乎的,都不想动弹,长公主也难得慵懒的倚靠在背垫上,手里笼着暖炉,闭目养神。
江浸月则在给小宋晔喂奶,小孩子吃奶的时候又积极又乖巧,看得江浸月满眼都是怜爱。
那两个婢女轻手轻脚的过来添了炭火盆子,复又退出去。江浸月望着她们的背影,突然就想到秋色和宝珊,不由心一酸。
她被劫持的那个晚上,宝珊被燕影卫刺了一剑。听宋璟说,李妈妈也受了重伤。
宋璟这些日子和廖思之有书信往来,上回廖思之飞鸽传书过来,说李妈妈和宝珊都脱离了生命危险,只是两个人下不得床,还得天天躺着养伤。还有江家也已经知道了江浸月被劫走的事,好在把他们都稳住了。
宋璟便回信给廖思之,让他告诉江家人,皎皎已经救回,还平安生下男婴。这样江家人也就放心了。
倒是这会儿,窗外又有鸽子的叫声响起。长公主睁开眼睛,朝窗外望去,一只腿上绑着书信的鸽子落在了窗框上,探头探脑。
长公主起身走过去,从鸽子的腿上拿下书信,拆开一看,面色陡然就变了。
江浸月见长公主背对着自己良久不说话,心中疑惑,刚开口道:“娘……”就见长公主转过身来面对她,一脸的惊恨交加,眼睛被仇恨映得雪亮,竟隐隐泛出怨愤的红光。
江浸月的心顿时吊起,“娘,信上说什么?”
“衍国公传书,说安京城流言四起。”长公主面色森寒,咬牙切齿道,“是慕容寻搞的鬼,他把阿璟的身世散播出去了。”
江浸月倒吸一口凉气,她最担心的事终究是发生了!
慕容寻那个卑鄙之人,劫持的手段失败了,就换用舆论的手段逼迫长公主和宋璟遭大靖唾骂指摘,由此将他们逼去西燕。
虽说舆论只是流言,缺乏真凭实据。可越是如此,越会惹得人云亦云,更会惹得安佑帝疑心大作。
流言总是比真凭实据更惹人猜疑防范!
慕容寻,这家伙……
江浸月慌忙再问:“娘,圣上那边可知道?”
“流言滚滚,迟早要传到皇兄的耳朵里。皇兄必定疑心我们母子。等再发现我们一家都已经离开安京旬月,皇兄多半会认为我们已然私通慕容寻,还可能会派人抓捕我们。”长公主恨恨的道,“安京怕是回不去了,回去就是自投罗网……”
“不,一定要回去,还要堂堂正正的回去。”宋璟的声音忽然响起,平静的犹如夜空中一轮上弦月,冷静、透彻。
江浸月和长公主不约而同朝宋璟看过去,他刚刚回来,布衣加身,朴素俊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