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创业(2/2)
“我看行。”二人一拍即合。
第二天,钱跃进就搬进了小秦的咖啡馆办公,挂牌,正式开业。钱跃进再次发挥了善于交际的特长,为各企业提供各种信息资源。也遇到了许多形形色色的新一代的创业者。他们当中有来自杭州不善言辞的技术宅男,有意欲逆袭的程序员,有做羊肉泡馍的厨子,有理想主义的画家,有货车司机,有体育运动员,有投资家,有做硬件的,有做软件的,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什么人都接触。
用现在的话说,钱跃进为这些人搭建了一个平台,起到了整合资源、对接资源的作用。钱跃进将程序员介绍给做软件的,二人合伙开起了公司。将公司介绍给投资家,公司获得投资,他从中收取咨询服务费。他的作用也像是中介。钱跃进不仅自己生意越做越大,并且将小秦的咖啡馆生意也带火了。
这期间他接待了一个从美国回来创业的年轻人,他叫高凯,手上有一个互联网网站的项目。当他看到高凯的项目书时,就想起在多年前白颐路上那见到的一块广告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钱跃进那时还不太明白这广告到底想表达什么,但是他知道“信息高速公路”这词,这是美国提出来的,成为美国政府的建设计划。随后日本、加拿大和欧洲工业发达的国家也都决定加速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是指在美国的政府、研究机构、大学、企业以及家庭之间,建立可以交流各种信息的大容量、高速率的通信网络,用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钱跃进认定这是个好项目,于是将一鸣给他的100万全部投了进去,条件是二人一起干。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钱跃进仍没找到资金,不是因为项目不好,是国人对互联网行业根本不了解,没人敢投。
钱跃进正挠头时,小秦给他出主意找国外的风险投资。这是钱跃进第一次听说风险投资,非常的好奇。后来小秦又给他介绍了几个国外的风险投资在国内的办事处。经过初步了解后,风险投资对他们的项目很感兴趣,于是约见面谈。但巧的是,四个投资商竟约了同一天见面。
按照事先约好的时间,钱跃进应该在早上9点去北京的东边见A公司,接着11点30分到西边见B投资,下午3点去北边的C公司,下午5点则去南边的D公司。
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头一天晚上钱跃进就规划好了行车路线。第二天早上8点就到了A公司门口,等到了约定时间却告诉他负责人有急会要开,钱跃进虽然着急,但人已经来了,只好在此等候,这一等就等了一个小时,结束时已经中午12点了。
钱跃进从A公司出来就马不停蹄地跟B公司电话联系,但正好遇上午休时间,跟对方没联系上。钱跃进只好放弃B公司,去了北边的C公司,但路上又遇上堵车,这一路上电话铃声不断。当他到C公司时,时间已经离约定的3点过去了一个小时。老外是非常讲究信用的,因为钱跃进的迟到,谈判没还开始谈就注定结束了。
从C公司出来后,钱跃进的情绪一度低落到了谷底,本以为今天见四个投资人,怎么也该成一个,但没想到已经失败了三个。这最后一个多半也没戏,想到这里,钱跃进甚至想要放弃。但是想着自己在牢里吃的苦,想着一鸣还等着看他笑话,他便再次打起精神,上了车,启动车子,驰离。
紧赶慢赶在约定的时间到了南边的D公司,见到了负责人,没想到的是D公司的负责人对他的项目还挺感兴趣,对他进行了长达七个小时的询问,直问得钱跃进心里发毛。离开时钱跃进都以为没戏了,没想到投资人却表示出愿意接着往下谈的意愿。钱跃进这北京一日游总算是没有白费。
第二天,一鸣约钱跃进一起坐坐,钱跃进迟到了,席间又出去接了好几个电话,看起来很忙碌的样子。但是接完电话回来后的钱跃进总是一副愁眉苦脸样子,估计是遇上了麻烦事。
一鸣便问钱跃进遇上什么事啦?
钱跃进却不愿说,只说是小事。
一鸣不信,追问:“一看你这脸色,就知道是大事。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
钱跃进刚要说话,电话又响了。这次钱跃进没有离席,就地接听了电话。实际他是故意这么做的,他知道一鸣一旦知道他有困难,不可能袖手旁观。
钱跃进接听了电话。打来电话的是上次见过面的D公司,他们告诉钱跃进,经过尽职调查后,他们决定不投上次谈的那个项目了。
钱跃进没有放弃,还在争取,结果还是被对方断然拒绝,钱跃进失落地挂掉了电话。
一鸣大概明白了。正好钱跃进料想的一样,一鸣不可能冷眼旁观。一鸣连问都没问钱跃进做的是什么项目,就直截了当的说:“你这个项目,我投了,要多少钱?”
一鸣说这话是出于对钱跃进的信任,他太相信钱跃进了,也太想帮助他了,也正中了钱跃进的计。
钱跃进假意提醒:“你也不问问是什么项目?能不能赚钱?”
“我相信你。”
钱跃进长叹一口气,假装妥协了。
“100万。”
“就这么定了。不过,不以公司的名义,以我个人名义。”
就这样,一鸣又以个人名义注资了钱跃进公司100万。有了一鸣资金注入,互联网公司算是开起来了。钱跃进和高凯在中关村周边的民宅租了两套三居室,一套办公,一套居住。又买了些电脑,招了些技术人员,首先做一个网页。
在做网页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技术难题。这个难题困住了他们整整一个月,毫无进展。后来他们又认识了一个团队,他们声称能解决他们的问题,于是他们将制作网页的业务外包给了那个团队。三个月过后,网页做出来了,跟他们想象的差距很大。后来他们意识到外包团队不靠谱,每次修改花钱不说,时间还长,于是打算找一个技术人员入伙。几经周折,他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人,双方一拍即合。一个月过去了,终于完成了网页的工程。让钱跃进和高凯没想到的是互联网是一个新兴行业,同时也是一个烧钱的行业,营利模式还没弄明白,不到一年,第一笔投资款就所剩无几了,第二轮融资势在必行。
在融资的这段日子里,钱跃进和高凯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在那间办公室兼卧室的屋子里讨论和写商业计划书。他甚至把仅有的两名员工叫到办公室,跟他们商量工资能否推迟一个月发,因为他得先考虑交房租。直到有一天,钱跃进认识了身为华侨,在国际某知名风险投资集团工作的金晓晓。钱跃进见了些风险投资公司的人,知道他们的套路,所以也就应付着金晓晓。经过接触他发现金晓晓目前仍是单身状态,又看中了金晓晓背后雄厚的资金支持,于是便对金晓晓发起了强势的追求。而金晓晓对钱跃进也颇有好感,二人很快走到了一起。
二人交往一段时间后,钱跃进觉得时机成熟了,便跟金晓晓推荐了自己的项目,希望得到金晓晓的资金支持。金晓晓深知她和钱跃进的感情并不深厚,是建立在利益上的,但她又放不下这段感情,渴望拥有一个家,便跟钱跃进说了想要结婚的想法。钱跃进为达目的答应了,但首先他得解决一件事,也可以说是一个人,一个让他拿不起也放不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