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试验区(2/2)
评定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标准就是技、工、贸的收入所占比重,要求各占三分之一。而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初期发展起来的企业,大多都是以贸易起家,且大多是倒买倒卖国外的电子产品,因为那会儿国内还没有自己的电脑品牌,而公司90%的收入都来自贸易。但贸易是为了后期技术开发做积累。如果不做贸易,企业就无法生存,生存都无法保证,还谈什么技术开发?面对这样的困境,所有人都有些手足无措。知音更是研读了试验区暂行条例,又详细了解了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细则后找到王书记,跟王书记提了一个建议。
知音说:“国家出台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目的是为了扶持企业快速成长,带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如果我们不顾实际情况,死搬硬套国家的政策,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上的企业没一家合格的。那这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就是一句空话,国家扶持也就成了摆设……”
王书记觉得知音说的在理,频频点头。
知音:“技工贸既然是三位一体,那为什么要独立核算三者的收入比例,而不去统计三者的总收入呢?”
对此,王书记十分赞同,以“技工贸”的总收入达标为准。知音的建议,为试验区解决了困扰已久的难题。一个月后,一鸣公司终于第一个拿到了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这事以后,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政府过去办事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看法。在改革前沿的中关村,政府职能机关也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发生着转变。随后一鸣公司又拿到了税务所颁发的一张“黄卡”,这可不是一张普通的卡,它是国家针对试验区里的高新技术企业,能否享受到“三免三减半”政策的凭据。那年年底,一鸣公司就第一次享受到了国家的“免税”政策,那可是一笔几百万的税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