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下海(2/2)
一鸣越说越激动:“不能再这样等下去了。既然研究所干不了这事,那我就自己辞职出来干。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哥,我支持你,你干吧,我明天就辞职跟你一起干!”
“你说的是真的?”
“当然。”
“好,一起干!”二人击掌为盟。
说话工夫,钱跃进已经将饭盒里的饭菜吃完了,一鸣的饭菜却才吃了一半。钱跃进摸着还没填饱的肚子,看着一鸣碗里的饭菜。
“哥,这饭你还吃不?”
一鸣反应过来,本来打算吃完的他,看了一眼钱跃进直勾勾地看着自己的饭菜,明白钱跃进这是没吃饱,于是咽下最后一口馒头,推说:“不吃了。”
“浪费粮食可不好,那我吃了哈!”
不等一鸣回话,钱跃进便拉过一鸣的饭盒狼吞虎咽。
一鸣苦笑状。
下了班回到家,吃过晚饭,一鸣正在辅导上小学一年纪的关宇写作业,老二关心已经睡下了。隔断的另一边传来年迈母亲的咳嗽声。自从一鸣母亲来到北京照顾两个孩子后,一鸣就从市场上买了点木板,将十来平方米的开间隔成了拥有独立空间的两个小间,母亲和两个孩子住里屋,他自己在外面吃饭的地方搭了张小床,凑合住着。母亲有肺结核,劳累后更是咳嗽不止。一鸣准备出门给母亲买药去,但母亲却坚持不让去,说是休息一会儿就没事了。还说是药三分毒,最好的药是食补。话是这样没错,但一鸣心里却不是滋味,他知道母亲这是给自己省钱。母亲的这一举动,更加坚定了一鸣下海开公司的决心。辅导完关宇写完作业后,一鸣便跟母亲和关宇说起了自己想辞职下海开公司的想法。他跟二人讲了目前的形势,认为下海开公司的时机成熟了。但是顾虑的是一旦辞了职就没了稳定的收入,生活质量将无法保障。如果是他一个人倒是无所谓,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但现在他上有七十岁老母,下有未成年的两个孩子,所以他必须三思而后行。作为家里的成员是有权知晓未来生活品质并参与意见的,所以想听听母亲和关宇的看法。没想到的是,一鸣下海开公司的想法,得到了母亲和关宇的大力支持。
母亲:“你想做什么就大胆地去做吧,妈永远支持你。至于两个孩子,实在不行,我就带他们回老家,那边还有地,你二叔帮忙种着呢,妈不会让他们俩饿着的。”
关宇则从椅子上下来,钻进床底下,从里面掏出一个铁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放着十几个他积攒的烟盒。
关宇天真地说:“爸爸,没钱的时候把这些拿去卖,可以买好多好吃的。”
看着懂事的关宇,一鸣鼻子一酸,将关宇搂入怀里。母亲更是感动得热泪盈眶。
有了家人的支持,一鸣再也没了顾虑,第二天一上班便拿着连夜赶出来的辞职信,敲开了所长办公室的大门。正好遇见所长准备出门,没等一鸣开口,所长先说话了。
“到会议室开会。”
“不是,所长我有别的事!”
“什么事也等开了会再说!”
一鸣无语,只好跟着所长去往会议室。
会议上,所长面色凝重地向全院科研人员宣布了若干项异常凌厉的改革举措的通知,简单地说,科研院所不再是象牙之塔,科学技术要为改革开放服务,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以前等项目做项目交项目的日子过去了,国家将未来五年里减少甚至是全面取消对科研院所的拨款,换句话说科研院所得想办法自己养活自己。
当所长宣读完通知后,会场上鸦雀无声,面面相觑。改革如此激进,谁也没料到。国家的这一举措,给了众多科研工作者沉重的一击。对于早已习惯计划经济的科研工作者来说,要如何在市场经济中存活,他们甚至连市场经济为何物还没来得及搞清楚。
当所有人沉静在沉重的气氛时,一鸣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慷慨激昂地说了自己硅谷之行的收获,同时向所长递交了一份辞职书。
“改得好,改得妙,这是大势所趋,必须改。我决定从今天起离开研究所,最好是领导同意我被聘请走。如果聘走不行的话,借走!借走不行,调走!调走不行,辞职走!辞职不行的话,你们就开除我吧!”说完,毫不犹豫地走了,将瞠目结舌的科学家们留在了身后。
散会后,钱跃进急着去找一鸣,却被人事科小王叫住,并告诉他去一趟主任办公室,主任有事找他。钱跃进说自己现在有事,一会儿再去。小王强硬地说不行,必须马上去。钱跃进预感有什么事即将发生,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主任办公室。果然不出所料,他与中关村一些公司联合搞“创收”的事东窗事发了。原来钱跃进是个投机分子,光靠所里发的那点死工资根本不够用。于是便效法那些“星期天工程师”,借助研究所的名义和设备为自己赚外快。挣的钱一部分交所里,一部分留给科研人员,算是赚点外快补贴家用。一开始他是一个人做,后来是三五个同事一起做,越做越大。由于利益分配不均,被某些人扣上了“损公肥私、福利主义”的帽子,告到了主任那里。
主任黑着一张脸,狠狠地批评了钱跃进一顿,要钱跃进上交所得款项、罚款,还得全院通报。年轻气盛的钱跃进哪里接受得了如此颜面扫地的处理方式,一怒之下,扔下一句:“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