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疑是故人(2/2)
“启禀皇上,太子来了。”
众人闻听连忙迎接,半晌后,李建成在两名随侍的搀扶下缓步进屋,看到众人后,露出虚弱的笑容。
李渊迎上前去,扶住了他,责备道:“太子,你伤势未愈。不去好好修养,怎会到此处来?”
李建成强忍痛楚,劝说道:“儿臣听闻子书叔父与二弟在此处,怕父皇因儿臣之事苛责他们,故此前来看看。方才江远贤弟的话儿臣在窗外都听到了,此言确是有理。”
李渊看了看李世民,随即又怒道:“他们?!若不是他们布防失误,朕也不会遇刺,你也不会被伤。你如今是在纵容吗?”
李世民与子书父子对视一眼,会意李渊之意,连忙叩首认错。
李渊继而又宽慰道:“太子,你还是早些回府歇息去吧。”
李建成见李渊如此态度,自知不便再说下去,深施一礼后离去。
李渊待李建成脚步远去,缓身坐下。又凝思稍顷,方才缓声说道:“世民,朕虽子嗣众多,然待你却终与他人不同。你孩童之时,那仙人便说你日后必有仁心仁德。果不其然,你天生早慧,更具担当。自朕晋阳起兵之始,你便相伴左右,身先士卒。即便屡屡身处险境,却也毫不畏惧,敢作敢为。而今又有了江远贤侄这般的好帮手,朕只希望你莫负厚望,再立奇功。天色不早了,朕亦乏了,你们也早些回府歇息吧。”
“是。”
李世民眼中莹莹有泪光闪过,叩首拜谢道。随后,便与子书父子轻轻退了出去。
李渊复又躺在床榻上,片刻,室内猝然传来一声长叹。
丹凤门外,李世民与子书江远前后策马而出。随着几声轻喝,三匹马骤然而停。
“灏谦叔父、江远贤弟,此事定然另有隐情,咱们不妨去醉花楼一议。”李世民转头说道。
子书灏谦躬身一礼,为难说道:“回禀秦王,微臣近日身子不适,恐是......”
李世民体谅的说道:“无碍,若是这般便让江远贤弟先行送叔父回府,本王稍候即是。”
三人相互抱拳告辞,各自离去。
六合客栈,几声清亮的鸽叫打破了静谧的午夜,一个面容刚毅、身着黑色夜行衣的彪悍男子闻声而出。在看完信件后,他将纸条放进火中。烛火闪烁,字条瞬间化为灰烬。
黑云遮月,秋风作响,空旷的街道只剩下那打更人悠长的警语。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此时,子书江远右手握着至图剑,正疾步走在前往醉花楼的街道上。突然他听到从旁边黑暗的巷子中传出窸窸窣窣的声响,不由站定,眼睛虚眯着寻声望去。
只见一黑衣人正靠墙前行,脚尖着地,悠悠的迈向城防围墙的方向。
不知何故,他心中忽地一动,虽是初遇,可看那人的身影却好似久未谋面的故人,陌生中却又裹挟着莫名的熟悉。
“长安街市宵禁之时,在街上游荡的只有两种人。一是盗贼,二为刺客。不知兄台是何种?”子书江远冷冷说道。
黑衣人迅速回答道:“在下早就听闻在这长安城内最厉害的人有两个。一是子书江远,二为袁天罡。不知公子是哪个?”
“活在黑暗中的除了刺客,想必也再无其它。如今皇城风声鹤唳,想必兄台也绝非寻常之辈。可敢现身一见?”子书江远逼问道。
黑暗处传来几声若有若无的笑声,子书江远正欲再问,黑衣人已在近前。
黑衣男子钦佩说道:“公子能够如此警觉,想必正是子书江远吧?”
子书江远定睛看去,只见一把略弯的刀柄在冷月的照耀下,闪着冷冷寒光。
“夜行黑衣、手持弯刀,莫非兄台是突厥人?”子书江远不答,只是淡淡说道。
黑衣人冷冷回道:“既已知晓在下的身份,不知公子又当如何处置?!”
子书江远听出他的弦外之意,嘲讽笑道:“猖狂!”
他抽出至图剑,一个箭步挺剑刺向黑衣人的要害。黑衣人见状不慌,弯刀正握,挡住了那横空刺来的一剑。两者相撞,火星点点。黑衣人继而手腕急抖,弹开宝剑。弯刀侧握,弓步下蹲,劈向了他。他见来人刀锋凌厉,握剑之手向下,左手扶在至图剑剑背之上,做出了格挡之势。他的右脚同时向后一滑,卸去了剑上传来的力道。
子书江远挺身说道:“阁下刀法如此萧杀,刀锋中带着浓重的血气,想必也是战场上厮杀的将才吧?”
黑衣男子收回手中的刀,随手摘下面纱冷漠说道:“至图剑果然名不虚传,剑气凌厉,真乃旷世奇剑!”
子书江远好奇问道:“阁下言重,不知隶属何部?”
黑衣人带上面纱,平静说道:“来日方长,日后公子自会知晓。”
子书江远正欲再问,黑衣人却已隐于黑暗中。他只得收起至图剑,继续赶路。
秋波萧瑟,洪波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