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受命进府(2/2)
比起眼高于顶的赖二爷,兄弟中排行最小的赖四爷就低调了许多。
他在府里单管着跟国公爷出门的事,论地位,倒有点不上不下的意思。不过,和赖二爷不同,赖四爷为人比较圆滑,在府里的名声和人缘都还不错。
至于欢颜的亲爹,赖三爷,听说一直在南方主理着老宅那边的事务。
从颜欢打探到的消息来看,府里诸人对这位三爷的评价似乎挺高。只是,众人又都认为,会被挤到南边去的,都是在这府里立不住脚的。因此,看轻三爷的人其实也不少。
——说到这位赖三爷,颜欢倒是从两个来“探病”的“姑姑”那里听到一些闲话。
据说,当初赖老嬷嬷给赖三爷看中的亲事,并不是三奶奶。当时三奶奶在某官宦人家做丫鬟,不知怎么叫三爷看中了,便绕过赖老嬷嬷,直接向当年才刚接掌家事的国公爷开了口。年轻的国公爷觉得这事儿新鲜,便让个管事直接去三奶奶的主家那里提了亲……而正是因为这门亲事不是赖老嬷嬷看中的,加上三奶奶生的又是女儿,三奶奶才格外地不受老奶奶待见。
因三奶奶和大奶奶都是外聘的媳妇,所以赖家的媳妇中,只有赖二媳妇和赖四媳妇是在府里当差的。
赖二媳妇在老太太的院里当差,具体管什么,颜欢不是很清楚。不过,她倒是从五姑娘的嘴里套问到,五姑娘的娘亲,赖四媳妇,是在内宅小厨房里当差的,据说做得一手好吃食……
看看五姑娘那圆润的小身材,颜欢觉得,这消息应该颇为可信。
如今国公府老太君相召,便是赖老嬷嬷的腿脚再不便,此时也要撑着个拐杖,带着家里所有在府里有差事的儿孙们,去国公府里给老太君请安的。
于是,自穿越后,颜欢头一次走出赖家大门。
*·*·*
赖家门前,是一条不怎么宽敞的小巷。此时,那巷子里,更是被赖家人的车马小轿给挤了个水泄不通。
赖老嬷嬷自是当仁不让地上了头前第一顶小轿。赖二媳妇和赖四媳妇也各上了一顶。三奶奶则拉着颜欢也上了一顶。后面跟着的丫鬟婆子则上了一辆骡车。而赖二和赖四兄弟二人,也各上了一匹下人们牵出来的骡子,牢牢护卫在赖老嬷嬷的小轿旁边。
若换个上帝角度,颜欢觉得,自己该就是在看一部古装电视剧了。偏偏这会儿她是坐在轿子里,也是一个参演的演员……
一行人走动起来后,颜欢忍不住撩开那轿窗上的竹帘,好奇看出去。便只见轿旁不时经过一些穿着朴素的人们。
那些人看到他们这一行人,都纷纷停下脚步来向着赖二兄弟行礼问安。
此时便能看出,那赖四果然是比赖二更懂得做人了。不管上前来行礼问安之人是衣着普通还是衣着光鲜,赖四总愿意回应别人一个热呼呼的笑脸。偏赖二却是对那些衣着普通的路人视而不见,又对那些衣着光鲜的,堆出一脸如面对丁大管家时那种表面谦恭又内含踞傲的微笑。
颜欢隔着竹帘默默旁观了一会儿,忽然间觉得,这赖四的行事风格其实和她有很多相似之处。
由着赖四,却是不由又叫她想起析斯亦对她的无声评价——虽然她从来没有从那人嘴里听到过一句有关她的评论,颜欢就是知道——她在那人眼里,就是个圆滑到没原则的……
想到此处,颜欢默默冷哼一声。她觉得,自己其实是不够圆滑,不然,也不至于总被他的眼神给刺激到一心想要去激怒他了!如果她早点醒悟,早点跟那人一刀两断,她也不至于如此倒霉了……
她正走着神,忽然,旁边伸过来的一只手,将窗上的竹帘给放回了原处。
“果然是这些日子把你闷坏了。”三奶奶笑道,“看一眼也就罢了,再看下去,若被人看到,可就要说你没规矩了。”
这些日子以来,其实颜欢出的纰漏还挺多的。如果换个人,只怕早就要疑心这“欢颜”是换了个芯儿的。偏那爱女心切的三奶奶先入为主,加上颜欢也是巧舌如簧,倒叫三奶奶一直没有疑心过她。
于颜欢来说,其实要糊弄三奶奶也不难。因为三奶奶总叫她在人前装糊涂,所以,便是她一时有认不出的人,或者不知道的事,三奶奶也只当是女儿依着她的主意在假装而已。
而虽然三奶奶的话是那么说,到底也是个心疼女儿的。只过了一会儿,她就亲自卷起一点竹帘,让颜欢好歹也能看到一点轿外的风景。
直到如今,颜欢也不知道她现在身处哪个朝代,当前的国号又是什么——她倒是问过一回,却只得到一个她从没听说过的年号“裕丰”,以及一个颇为笼统的称呼:中国……
想想也是,哪怕是后世,人们无缘无故也不会把国家的全称给放在嘴边。
不过,颜欢倒也知道,她眼下正身处帝都——好吧,人家帝都就叫“帝都”,叫她连个参照都没有……
她原还想着,借着这机会看一看街景,不定就能有什么线索,可叫她意外的是,那赖家离国公府,居然比她想像的要近得好多。
出了赖家门前的窄巷,他们这一列车马轿子顺着巷口往右一拐,便来到一条比赖家门前小巷宽了两倍有余的小街。
叫颜欢惊奇的是,这条小街的南边是一堵高高的围墙,遮得小街上几乎都看不到日照。而另一边,则是一片低矮的房舍,以及一个个时不时闪过眼角的小巷入口。
她还没能看出这是个什么地方,她们的轿子就已经落了地。
等着下人从后面上来打起轿帘时,三奶奶再次凑到颜欢耳旁低声嘱咐道:“到了那府里你只跟在家里一样,什么都装糊涂,万事总有我呢。”
颜欢还没来得及答话,三房的小丫鬟平安和顺利就已经上前打起了轿帘。三奶奶捏了捏颜欢的手,便先一步下了轿,再回身扶着颜欢也下了轿。
下轿后,颜欢一抬头,便只见前方不远处的街边上,坐南朝北开着一扇颇为低调的黑漆大门——后来她才知道,这里竟就是荣国府的后门。
那后门前,此时早已经候着好几个衣着光鲜的丫鬟婆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