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之错仆之过(2/2)
颜欢用力掐了一把掌心,再次确认这具身躯果然属她所有后,她不禁又是一阵叹息——可惜,她那没福的女儿,此时魂魄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颜欢胡思乱想间,只听那三奶奶在外间开了门。
刚一拉开门,三奶奶便冲着来人一阵大哭:
“娘啊,这可怎么办啊,我家欢姐儿竟伤成这样,若有个长短,这可叫我怎么跟她爹交待啊……偏那府里还怪我们欢儿没能拦住哥儿,倒把她给撵了出来。这叫欢儿以后怎么做人啊……”
三奶奶的哭诉,显然打乱了外间那些人的节奏。颜欢原还听着有人不满地说着“怎么这么久”的话,三奶奶一哭,便再没人提那话了,倒纷纷过来安慰着三奶奶。
于是颜欢又听到一个年老的妇人说道:“三儿媳妇你也别太难过了,三丫头出来也只是一时的,等老太太和太太气消了,我们再想法子便是。”
老太太-安抚三奶奶的话,显然并没能起到作用,三奶奶的哭声竟又大了一分:
“娘啊,您是没看到,欢儿被带回来的时候,满头满脸都是血。偏那起黑心的还把她捆成那样。她都伤成那样了,他们还说她是装的。这眼看就要十月里了,竟还说要拿凉水泼她。要不是王太医肯替我们欢儿作证她是真伤了,欢儿可不得跟喜姝一样……”
“噤声!”
显然,三奶奶最后提及的那个人名触及了禁忌,老太太一反刚才的柔声细语,颇为严厉地喝止了三奶奶。
三奶奶噎了噎,到底还是不甘心,便又抹着泪道:“不是媳妇不知轻重,实在是我们欢儿太委屈了。如今她人虽醒了,却果然如太医说的那样糊涂着,连我她都认不清了。娘啊,她还没到十五呢,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说着,又是一阵大哭。
屋内偷听着的颜欢不由就皱起了脸。她还没弄明白她这是怎么回事呢,就已经两次被人暗示着要她演戏了。
不过,这个暗示倒也恰正好合了她的需要。于是,当一群男男女女簇拥着一个老太太进来时,严严捂在被子里的颜欢便眨巴着一双大眼睛,显得特无辜地看着那些人。
她这无辜的模样,惹得三奶奶又是一阵半真半假的大哭。
那老太太进屋后,便命人拿过一盏有个玻璃罩的精致小灯笼,侧坐在颜欢的身旁,就着那灯光仔细看了看颜欢的脸色,回头安抚着三奶奶道:“三儿媳妇放心,王太医也说了,只要人醒了也就没什么大碍了。只是……”
老太太转过头来,却是又换了严肃的脸,对颜欢道:“你这丫头也真是!当初就是看你稳妥才特特挑了你送进那府里。那时候我是怎么交待你的?!主子的错就是奴才的错。二爷再有不是,你没能劝阻二爷,那就是你的不是!便是你就这么被打死了,那也是你自个儿活该!”——显见着她是一点儿也不信三奶奶那什么“欢儿不认识人”的话。
而她的这番论调,顿时就让颜欢一阵反感。于是,她眨巴着眼,特无辜地问着那老妇人:“您老谁啊?”
那老太太教训着颜欢时,跟着进屋的那些男男女女原本都在嗡嗡附和着。她这话一出口,众人顿时都哑声了。
那三奶奶也收了哭声看向颜欢。直到这时,三奶奶才想起来,自女儿醒来后,她就没听到女儿说过一句话。虽然之前是她暗示着女儿要装傻的,可如今见她竟装得如此逼真,三奶奶不禁有些不淡定了。
于一阵心慌下,三奶奶不管不顾地推开老太太,一下子扑到颜欢的身上,一边伸手用力握住颜欢的手,一边求证般紧紧盯着颜欢的眼,流着泪道:“我的儿,你别吓娘,你……”
那双眼里的担忧和害怕,不禁令颜欢下意识回握了一下那妇人的手。
三奶奶得了暗示,心里顿时松了口气,却并没有就此收了戏,而是就势抱住颜欢又是一阵嚎啕大哭。
这“母女”二人半真半假地作着戏,那赖老太太则和儿子媳妇们一阵面面相觑。
赖四媳妇看看哭成一团的三奶奶,再看看一脸茫然状的颜欢,心里也不信她真个儿不认人了,便堆着笑上前道:“欢姐儿这是怎么了?怎么连老奶奶都不认得了?”
颜欢便瞪眼看着那个妇人道:“欢姐儿是谁?你又是谁?”
三奶奶立时配合地又是一阵大哭。
赖四媳妇缩了缩脖子,后退一步,不敢再说话了。
那赖二媳妇却仗着她是府里的管事奶奶,见多了别人撒泼的模样,便撇着嘴道:“自家人面前你们就别装了,那府里肯放欢颜回来,就是不再追究的意思……”
她这话还没说完,三奶奶便如护犊子的母熊般,猛地站起身来,抬手指着赖二媳妇骂道:
“当初那府里挑中欢儿的时候,二嫂子就没少说酸话。如今她都伤成了这样,嫂子竟还这样说她!亏得我们欢儿从小到大一口一声儿地叫着你们叔伯婶娘,从不曾对你们有半点的不敬。如今她出了事,便是不指望你们替她出头,总不至于也像别人那样落井下石。偏如今别人那样编排她也罢了,连自家人竟也这样……”
那赖二听了,赶紧上前一步将他媳妇推到一旁,假模假样地喝斥道:“不会说话就别说话!”又劝着三奶奶,“她原不是这个意思……”
颜欢听着这声音耳熟,一抬头,却是这才发现,这赖二恰就是之前的那个“赖二管家”。
再没想到,这赖二还真是那欢颜的亲伯父!
而显见着那三奶奶也不愿意领这赖二的情,冷哼着又道:
“二伯也别在这里装腔作势做好人!二伯心里若真当我们欢儿是赖家的孩子,当初就不会让人那么当众捆了欢儿!若换作是你们愉姐儿,你肯让人那么羞辱于她?!还说我们欢儿装死!要不是王太医仁厚,肯为我们欢儿说句公道话,我们欢儿还不知是个什么下场……”
说到这里,三奶奶明显一阵后怕,便抹泪哭道:
“都是赖家的孩子,你们家的孩子就都是宝,偏我们欢儿就是根草怎的?!当初那府里挑中欢儿,你们一个个就眼红成那样,只当是我们欢儿阻了你们姐儿的前程。如今见她出事,还不知道你们一个个心里乐成了什么样!不过是欺负我们当家的不在京里,家里没个主事的……我怎么这么命苦,嫁到赖家十几年,自问没敢有一点松懈,便是没能给赖家生个儿子,那也是我命苦,要怪也该怪到我身上才是,我们欢儿何其无辜,不管是进那府去,还是进二爷院子里当差,原都不是我们求的,如今却要叫她受这份委屈……”
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指向那一直冷眼旁观着的赖老太太了。
偏这一回的事,原就是那赖老太太怕府里的老太君因二爷迁怒到一家人身上,事先悄悄嘱咐了两个儿子,让他们不要为欢颜出头的。
而显然是事有不密,叫那三媳妇听到了什么。
赖老太太听着三媳妇的哭诉,心里不禁一阵恼怒。在她的印象里,这三儿媳妇因为没能生个儿子,在家里一向都是缩着脖子做人的,如今这般强硬,却是嫁进赖家后的头一遭。
于是老太太冷了脸,喝道:“三儿媳妇这是在怪我喽?!”
那三奶奶显然是早习惯了受打压的,如今被老太太拿话一压,气势顿时蔫了一层。只是“为母则强”,她回头看看脸色苍白的女儿,那被压下去的心气儿顿时又高了起来。
于是她一梗脖子,一脸倔强地道:“媳妇不敢。只是,三哥回来后,我也没脸回三哥的话,到时候只怕还得麻烦娘亲自跟三哥说一说去!”
“你!”
老太太在家里一向是说一不二的主儿,何况那没能给赖家添个男孙的三媳妇一向也是以柔弱示人,如今突然变得这般强硬起来,老太太一来适应不了,二来也气不过媳妇的顶嘴,偏她一时又找不到话回,倒叫场面就这么僵住了。
这般僵持半晌,还是那一向圆滑的赖四站出来打了圆场,对三奶奶道:
“三嫂子误会了,欢姐儿是赖家的孩子,便是为了赖家的脸面,我们也不能看着别人欺负她不是?只是那时候府里老太君和太太都在气头上,我们也不好强行站出去顶锅。娘心里也疼着欢姐儿呢,不然也不会巴巴进府去求情了。不过,娘和三嫂子也都别着急,王太医走的时候不也说了吗?欢姐儿醒来后有可能会一时认不清人,还有可能会一时记不清事,这原属常情。王太医也说明儿还会再来,到时候再让王太医给欢姐儿好好瞧瞧便是了。”
那三奶奶其实也知道,这件事成了这样,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她看看赖家人,再看看自己的女儿,到底心有不甘,便拿帕子捂住脸一阵低泣。
作者有话要说:第三章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