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1/2)
“老师……”
“嗯?”
“老师……我疼……”
听着孩子轻轻嗫嚅,赵老师再难狠下心不去理睬:“再坚持一小会儿。”
今天趴胯的时间实在是够长了,此时酸劲疼劲儿一股脑儿泛上来。门口的孩子走得七七八八,没有人再向教室里张望,杨逸杰紧了紧掐在自己双臂上的手指,忍不住了。
这孩子,以前即便疼得眼泪大颗往下掉,也很少会像今天这样半带了撒娇地求饶。看来,这是在附中受委屈了。
顶好的孩子,自己最得意的徒弟,能亲眼看着向专业的方向发展,作为老师是再骄傲不过的事。
回来也有一段时间了,还没好好聊过:“在学校怎么样?”
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将语声回归平静:“学校里厉害的人太多了。”
天生一副要强的性子,难怪委屈像开闸的三峡大坝。
“你就练好你自己的,专专心心和自己比,别想那些有的没的。”这孩子从小就懂事,可心思也重,又是不甘人后的主,这性格到哪儿压力都不会小。
“嗯。”安静了良久,杨逸杰才道,“老师……我条件不如他们,舞感也不如他们……我只是喜欢。”少年咬上了唇,情到深处,竟忘记了自己还在趴胯。
“这两天看你练功,进步真的挺大的。”不愿他沉浸在自怜自艾的情绪中,赵老师手下加了几分力道,将已经贴合地面的胯/根,更紧地压下。
“老师……”期末考试的压力大得让他几乎难以喘息,而这仅仅是高一的一场小考试而已。在这小镇上,在赵老师门下,排得上第一的他出了门面对的却是一个更大却也更为残酷的世界。他想一辈子安逸地生活在这里,但鸵鸟政策无法真实掩盖别人的强大。想成为更优秀的舞者,就必须逼着自己向前走。
而这小镇,赵老师的一间小练功房,也将永远留在这里为他敞开,在他身后点燃一盏温暖的烛光。出师未捷,不能认输。杨逸杰想着,身上又有了力量。
少年人,志在四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年关将近,各家各户忙着打扫屋子,准备过大年的食材。大街小巷里遍布着忙忙碌碌的身影,可又都满脸欢笑,似是春日盛放的桃花。公路两侧的树枝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彩灯,夜晚五光十色,红红火火的节日氛围油然而生。
每到这时,方骅脑海中总能浮现出《元日》这首从小背到大的诗。年年岁岁景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还是春节熟悉的感觉,今年的他却正式成为舞蹈专业学生,一切又都和原来不一样了。
还没来得及和旧日同学一聚,便被父亲亲手送入了练功房,找了老师看着,早功晚功一日不落。美其名曰勤能补拙,后飞的笨鸟更加需要努力。方骅哑巴吃黄连,可又不好与父亲对着干。更何况,期末考试明显进步的成绩也使他对自己稍微树立起了些信心,想着寒假忍着吃吃苦,下学期让几位老师和同学刮目相看一番。
孤独、寂寞、难受……从身体到心灵。这种状态,直到腊月二十八才解除。
几天大假,陪母亲上街置办年货的方骅,在沃尔玛失了神。薯片,应该不能有;咖啡奶茶,买回去大概也喝不到;糖果区的巧克力柜旁,他逗留了三分钟……
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似是一只只长出了翅膀,方骅只能用手指轻轻划过那些商标,心痛泛滥。以往能吃时怎不知道珍惜,今年……只怕带回去也可望不可及,不如在商场就此了断。
腊月三十,岁除之夜。
大清早,夫妻二人张罗了方骅一起贴春联。长高了,稍稍踮起脚尖便够到了门框横批的位置。看着儿子贴春联都赋着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微微一个后仰扯胶带,再踮起足尖斜着身子贴,另一条腿用膝盖轻轻点着春联的下半端,一边保持平衡。
日日功,自己可能难以发觉,却也最怕积累,潜移默化间,身台形表都渐渐发生了变化。
吃过午饭,一家人驱车前往郊外的祖母家。
“哟,方骅来了。”刚进门,便见奶奶从厨房探出头来,手里还忙活着。好一会儿,才迈着小步子走出,在围裙上蹭了蹭满是水渍的双手,眨巴眨巴双眼:“诶哟,我宝贝孙子怎么瘦了?”
方骅抿了抿嘴,抬眼偷瞧坐在沙发上的父亲:“奶奶,我这不是听爸爸的学舞蹈去了,瘦点儿好。”
老人家见了孙子便笑得合不拢嘴:“一会儿年夜饭,你爷爷做了好些好菜,你多吃点儿!争取在奶奶这儿呆几天把你养得膘肥体壮。”
“咳咳……”父亲一脸面无表情地看电视,似乎没有听到他们在说什么吧。方骅点点头揽了奶奶进厨房,和爷爷一起收拾饭菜去了。
团圆年,团圆夜,四处笙歌夜舞,万家灯火升平。四海之内,欢歌笑语。
夜幕降临,郊区不似城中热闹,但“年”的气氛却一点儿没少。祖孙三代一起包了肉嘟嘟的羊肉饺子,一盘一盘冒着热气。
圆桌圆盘,圆碗圆碟,团团圆圆。
“快吃快吃!”奶奶坐在孙子身旁,一个劲儿替他碟子里布菜,还尽是些红烧肉、溜肥肠、糖醋肉丸子之类,“这么大的小伙子啊,可别怕长胖,吃上的肉都窜个子了。”
方骅看着盘中小山似的肉,食指大动,顿觉紧挨奶奶的座儿似是金钟罩、铁布衫,记忆中从未有过的饕餮盛宴。舌尖轻轻舔舔上唇,拿起筷子先下手为强。
“铛!”对面传来筷盘相触的声音。方骅忽地抬头,对上了父亲阴郁的脸色。太过高兴,差点儿忘了……父亲教育过的,舞蹈演员的自我修养。不是不能吃,而是须自律,有些吃得,有些吃不得。
轻轻咬了下唇,打量着父亲眸中神色,不动声色地将盘中的肥肉夹到隔壁:“奶奶你先吃!我自己夹,自己夹。”
“总瞟你爸做什么?”几来几往,奶奶自是瞧出了其中的意思,“大过年的,你放开了吃。别看他是学舞蹈的,小时候吃得可一点儿都不少!尤其爱吃肉。”说到最后,狠狠加重了语气。
“……”
桌上的四人都笑出了声。方母坐在沉默的男人身边,硬是笑出了眼泪。
不好驳老人家的意思,更不想奶奶心疼担心自己,一顿年夜饭,方骅吃得可真不少。到最后,索性撒丫子直接忽略了对面的老爹,将在父亲面前溜走的各式肥肉一次性吃了个肚歪。
团圆饭后,借着吃撑了名号的方骅,再不敢大大方方挨了奶奶坐下,乖乖自觉去沙发后消食。若是忽略杵在一旁站着替老人揉肩的乖孙子,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其乐融融。
歌舞开场,穿插了语言类节目。自幼和父母一起看春晚,对舞蹈类型的节目关注普遍多些,只是今年格外有体会。可即便现在……方骅依旧连想都没有想过,自己是否会以舞蹈演员的身份登上春晚舞台。
第一个小品的主演是几个首次登上春晚的新人。名气虽不大,可作品笑点相当多。直播镜头时不时切换到台下前排演员席与观众席中,一张张夸张的笑脸。
摄像机镜头一扫,方骅突然愣住了。
刚刚那是……雷铭?雷铭!
不会错的。那张面无表情的面庞轻轻一瞟便认得出。能在几百人爆笑的现场维持云淡风轻的面瘫表情,除了他还能有谁。
此时的杨逸杰坐在沙发上,也正和家人一起看春晚。小镇里的街巷中渐渐扬起了爆竹的声音。小时候,他总是期待着相声小品,一家人捂着肚子笑得说不出话。而如今,他反倒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歌舞类节目。无论是开场几位青年舞蹈家的独舞,还是歌舞类节目的群舞伴舞,他都看得认真。精湛的技术,强大的舞台感染力,让人羡慕得移不开眼。
将足尖点在地毯上,习惯性地外开下压,脚背上轻微传来略带酥/麻的阵痛。一边暗暗用力,一边偷眼看爸爸妈妈,还好,他们正磕着瓜子笑得开心,没注意到自己的小动作。
一个节目结束,趁着主持人串场的时候,杨逸杰拿起手机翻了翻消息,群发的祝福已经开始纷纷扬扬地传来,一些不常联系的名字也一个个出现在消息列表中,这大概就是春节的魅力吧。杨逸杰牵了牵嘴角,一个个消息看过去,觉得心里暖洋洋的。给老师们也编辑了新春祝福,想了想,然后翻出附中的班群与自己宿舍五人的小群,分别发了春节祝福。
班群里热热闹闹和班长讨红包,杨逸杰笑着回应,然后看大家一边抢红包一边比手气,打打闹闹的,又起哄让运气王接着发。和大家闹了一会儿,见宿舍群里也有了动静。
方骅:小铭你快出来,证明一下我没有眼花!
何小爷最帅:哟哟哟,小铭!我刚刚就说这是我室友哇!结果一晃而过,我妈还不信呢!
何小爷最帅:小铭刚刚装酷的样子真可爱哈哈哈哈哈!小铭你能用手机不。
这个群是他们刚分了宿舍就建了的,平时到了周末偶尔还互相喊个话带点吃的,放了寒假各回各家后群里也随之安静了。齐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