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又一片蔚蓝天空 > 第二十五章 卡鱼刺

第二十五章 卡鱼刺(2/2)

目录

这,该怎么接话呢?

袁野呆了一下,嘴巴里憋出一个字,“哦!”真不知这话头怎么接下去。

二人一时相对无语,静默片刻,三井纳言打破沉默,道:“不如我们去吃日1本料理吧,中午在麦当劳,我都没吃饱,那都是些什么食物啊,实在是让人难以下咽。”

既然小姑娘提出意见,袁野自无不从,便依着三井纳言,在附近找了一家日式餐馆,然后全权让三井点餐,这里是她的主场,袁野完全不懂行,由着大小姐任意施为。

不想这家中年店主居然真是一位正宗日ri本人,不是什么挂羊头卖狗肉的噱头。小店店面不大,收拾的十分干净,里面没有别人,十分清静。

老板热情地接待了二人,得知三井纳言居然是同胞,前来香港游玩,大是欢喜,直接改成日语与三井纳言攀谈起来,二人言语甚欢,那店主瞥了几眼袁野,说了几句什么,三井只是呵呵呵地笑着,不作一辞。

乘店主进去做食物的时候,袁野心下好奇,欠身问道:“刚才店老板老瞥我,是不是在说我什么坏话,看你都笑成什么样了?”

三井笑眯眯地瞟了一眼袁野,道:“没说什么别的,店主在跟我打趣,在说你这个男孩看着非常优秀,问是不是我的男朋友。”

袁野没来由地心下一紧,双目盯着她,问道:“那你怎么作答的?”

“我告诉老板,你自己猜!”

这话说的,真是滴水不漏,叫人无从捉摸。袁野心头的那股热望登时被一盆凉水浇了下去。

点餐时,三井纳言问袁野有什么禁忌,袁野摆摆手,道:“除了河鱼,其他什么东西我都能吃。”

在江城的时候,为了应对袁家的严酷经济困境,一家之长袁克成跟着朋友学会了钓鱼。

他经常跑到301厂后边的汉江边钓鱼,钓鱼技术跟别人学的,其实并不咋地,那时钓鱼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没有什么超硬炭素鱼杆,没有什么各式饵料,没有那么纷繁复杂的内容。

袁克成到竹林中搜寻了半天,砍了一根竹竿,然后在烛火烧灼下,一点一点将鱼杆煨直,买了鱼勾鱼漂,到地里刨了些蚯蚓,便直接带着网兜,来到汉江边开钓。

就这二把刀的技术,每每颇有收获,有一次甚至钓到了一条二十五斤的大鲇鱼,当袁克成抱着大鲇鱼回到大院的时候,一时引起巨大的轰动,袁克成甚是扬眉吐气,直似比涨一级工资还来的舒畅。

其实真不是袁克成的钓鱼技术精湛绝伦,无人能望其项背,归因只是由于汉江里鱼虾丰富,没有任何人搅扰,在江上撒网捕鱼的人很少,所以袁克成才能做到次次不落空,每回都能钓两三条鱼回来,然后由李梅做给大家吃。

李梅做鱼的手艺一般,架不住材料丰富,经常练手,时间一长,做鱼便成了她的拿手好菜,尤其红烧鱼堪称袁家一绝,袁家众大为捧场。

十岁时的那个秋天,袁克成又是满载而归,带回来大大小小十多条鲫鱼,李梅挑了三条大的,动手做了一餐最拿手的红烧鲫鱼。开饭的时候,小袁野操起筷子,夹了鱼肉,抢着吃了几大口。袁家兄妹多,不打抢的话,那好东西绝对没他的份了。

他吃鱼太急,鱼刺一时便没有清理干净,卡住了喉咙,登时手抚脖子,一副痛苦万状的样子。

袁母发现小儿子异状,情知鱼刺卡住了嗓子,连忙找来水,给袁野灌下几大口,希望能将鱼刺能够冲下去,不想那根鱼刺却稳如磐石,就是不下去。

这一招未竟全功,袁母曾听旁人介绍过经验,据说嚼几口馒头,便能将鱼刺弄下去,又急忙找来馒头。

袁野满脸扭曲,用力咽下几口馒头,直到一个馒头全部咽下肚中,那根鱼刺还是老神在在地呆在原地,没动窝。

这可咋整?

这下袁母可麻了爪,没了主意。

还是大姐袁茵想了个办法,她说自家小姑子肖艳前几年曾经被鱼刺卡过,肖家太后刘兰枝,便拿过一瓶醋,硬是让小姑子喝下几大口醋,才将鱼刺弄下去,不如让小弟也试上一试。

李梅病急乱投医,便到厨房拿了米醋过来,逼着袁野大口喝下去,袁野愁眉苦脸地吞下几大口米醋,直酸的他呲牙咧嘴,满嘴直冒酸水,那根鱼刺还是岿然不动,

李梅最后也没折了,看到痛苦呻吟的小儿子,道:“那就赶紧送医院吧!”

除此别无他法!

袁茵带着袁野坐上了大哥袁牧借来的三轮车,三人急匆匆地赶奔江阴县医院,路面坑坑洼洼,颠簸的厉害。

好不容易到了医院大门口,袁茵搀着袁野下了三轮车,袁野手扶脖颈,突然惊讶地喊道:“大哥,大姐,那根鱼刺下去了!”

袁牧与袁茵面面相觑,在家里,那根鱼刺便如顽石一般,卡在袁野的嗓子眼里不出来,大家折腾了大半天,想尽办法,却对它无技可施,不想都送到医院门口,病人袁野这便没有一点事儿了。

袁茵可不放心,硬是带着袁野挂号,找到医生,请人家仔细再看看,医生检查后说,这孩子喉内的鱼刺已经没有了,估计是一路颠簸给颠没的。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经过这一番大磨难,袁野从此以后再不敢碰一条河鱼,看到河鱼就害怕,避之唯恐不及,在袁家的饭桌上,他只能眼馋地看着大家津津有味地吃着鱼肉,却不敢动一筷子。

至于那些海鱼到,毕竟鱼刺少了许多,像带鱼、黄花鱼和马面鱼之类的鱼,则可以谨慎地吃一些,却也不敢多食,生恐再重蹈覆辙。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