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又一片蔚蓝天空 > 第七十七章 刘启信

第七十七章 刘启信(2/2)

目录

袁野和方文澜顺着田埂走过去,直到近前,便发现他们的眼睛确实没看错,还真有一个老人卧倒在地。但见老人身材瘦小干枯,满脸的皱纹,似乎有六七十岁的年纪,面如金纸,双目紧闭,已然不省人事。

两人慌忙俯下身去,方文澜用手摸了摸他的鼻息,很微弱,他扶起老人,问道:“你们这里有没有什么医院?”

袁野想了想,道:“要说医院的话,最近的医院,那就只有我们的厂医院了,要不,我们俩先将这个老爷子背到厂医院去看看吧,倘若病情严重的话,自然有厂医院来解决!”

说真的,这种携老扶弱的事儿,也就那个时代可以干,毕竟八九十年代的人们的内心还有一个底线,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若是换作二十一世纪的时空,国人的底线彻底扔掉了,给他七八个胆子,他也不敢贸然伸手救助那位老爷子,他可救不起,万一救人不成,反被对方讹个倾家荡产,那只有哭死啦。这样的道德沦丧的丑闻实在太多了。有一年春节联欢晚会沈腾演出的一个小品《扶不扶》便道出了当时的社会症结所在。

从家属院门口到301厂医院,数百米的距离,很有点远。方文澜吃力地背起老头,旁边袁野费劲地扶着往前走,两人都弄得满头大汗。好不容易转进厂区大门口,收发室的张师傅眼尖看到,出来搭了把手,三个人俱是连背带扶地将老头送到301厂医院的处置室。

处置室中的几名医生正坐在屋中吹着风扇,百无聊赖,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抬眼一看,忽然闯入的三人,其中一个背上还抬个人,纷纷站起身,围拢过去,问道:“这是怎么了?”

大家七手八脚地帮忙将老人抬到病床上躺好,袁野累惨了,费劲地挺直腰杆,指着那个兀自昏迷不醒的老人,道:“医生,这是我们在大门口刚刚发现的,这么热的天气,他一个人躺在红薯地里,人事不省,不知道他怎么回事?”

一位年约四旬的女医生走上前来,袁野认识,知道她姓廖,住在他们家后边第三排。却听她说道:“来,你们先让开,我瞧一瞧。”

廖医生走过去,低头一看,道:“怎么是他?

袁野在一旁问道:“廖医生,这是谁呀?”医生居然认识这个老爷子。

一旁的张师傅插嘴道:“他,你都不知道?小袁野,在我们这一带,他可是挺出名的一个人呢,也算是江阴县的名人了,大地主刘珩家的小儿子刘启信。老袁没跟你提过么?”

廖医生仔细检查了一下,然后抬起身,对众人说道:“哦,还好,不严重,就是中暑昏厥了,没什么大毛病,挂一针葡萄糖就好了。”

方文澜和袁野紧张的心这才松驰下来。

早有旁边的护士过来,手脚麻利地给老人扎针,挂上吊瓶。

解决完这位老爷子刘启信,处置室的几个医生才将注意力转向方文澜和袁野二人,但见二人狼狈的模样,都笑了起来,但见二人面颊上的汗渍清晰可见,左一道右一道,深深浅浅地挂在脸上,颇具喜感,后背的衣衫也溻湿了一大片,隐约可见上面的盐粒,便招呼道:“大中午的,你们两个将老爷子背到医院,也累的够呛,快,快过来,这儿有吊扇,你们坐过来,歇一会儿,我去给你们倒杯水。”

张师傅还在上班,不欲久坐,跟他们打了个招呼,直接走了。

袁野接过一杯凉开水,问道:“廖医生,这个大地主刘珩,我倒是时有所闻,听说是解放前我们江城最有名的地主老财,只是了解的并不仔细,就听了那么一耳朵,说的是我们301厂脚下的这片土地,以及周边的许多地,当年都属于他家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