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伏龙学院(2/2)
说起来学校也是一番好意,在这草色青青花红柳绿的明媚春光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春游,那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哪里知道坐车却却成了老大难,神奇的路况都把人折腾疯魔。万幸的是,一年就走这么一次,大家忍忍也就过去了。
这种记忆,实在太深刻了,深刻到一想起伏龙山,便不由得想起那神奇的路况。在这有如坐花轿一般的路况面前,小轿车的确不如吉普车管用,关键是吉普车不容易晕车,可这个道理,还是面前少年能说出的么?
贺长安甩了甩头,心道,自己最近总是有些疑神疑鬼的,想多了罢。
三人开车直奔西郊伏龙山,出城往西,大约四十里的样子,便进入一片丘陵地带,地势舒缓,最高处不足三百米,丛林密布,山泉涓涓,汇聚出一片一片的小水潭,那便是伏龙山。
伏龙山在江城最负盛名,葫芦岭跟它一比,那就好似小巫见大巫,没法儿见人了。
此地钟灵毓秀,景色宜人,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在此结庐或者安葬,数千年积淀下来,留下不计其数的名胜古迹。
明末农民起义,那位大魔头李自成兵过江城时,听闻本朝一位王爷的大墓中藏有大量的陪葬,金银器物,不计其数。偏偏这位王爷贪慕伏龙山的风水绝佳,便将墓址选定在这里。
李自成带领一群强盗土匪费了好大的劲儿掘开大墓,发现华而不实,别看外面的墓地外面摆了一大堆石俑,规格很高,里面的陪葬品却并没有多少宝物。
领头的土匪一怒之下,又连挖了七八座前朝名人的古墓,以谢私愤。经此波折,伏龙山饱受摧残,元气大伤。若非有此一遭,其古风古貌保存到现在,绝对能够排入全国历史名胜十佳。
即便如此,新中国成立后,伏龙山景区经过江城市政府的大力修复,1990年仍被国务院评为全国5A级景区,成为整个江城人最引以为傲的所在。
伏龙学院即座落在伏龙山脚下,它是本市唯一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
伏龙学院的建校历史只有几十年的光景,自然没法儿媲美中国的三所顶级大学燕大、北大和清华,在全国大专院校中,他只能算是个后起之秀,小弟弟。虽然建校历史不长,但多年下来,自有其底蕴积淀,后来经过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大力发展,伏龙学院终于蜕变为一所知名度颇高的文科大学。
其中有一则趣事颇值得一书,九十年代末,神州大地刮起一股大学更名的热潮。很多大专院校便如川剧中的变脸一样,换了个面貌,名字从专科学校变成学院,再从学院升级到大学,逼格跃升一大截,牛比了许多。
当时的伏龙学院校领导看着大为心动,便开会提议,把伏龙学院改名为伏龙大学,还美其名曰:“名实相副”。
好在当时伏龙学院首任校长还健在,也不知道哪位好事者不满学校领导的自作主张,便跑去向老先生通报了学校的这一糊涂举措。老先生颤微微地被人搀扶着来到校长办公会议,用他那一口浓重的湘音,就说了一句话,
“老子还没死呢,你们这些免崽子就想改了老子的校名,门儿都没有!”
从此伏龙学院的招牌再没有人瞎BB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