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传奇赵大爷(2/2)
那是八三年春节,老爷子一辈子嗜酒如命,那一天女婿陈岫岩投其所好,不知从哪里淘到一瓶五粮液,巴巴地献与赵大爷。老头子喝的痛快淋漓,兴致一来,随口说道:“今天,就让你们小辈们见识一下老子当年的峥嵘岁月!”
也搞不清是什么原因,袁野机缘巧合,适逢其会。
这一翻,便将赵家这镇家之宝取了出来。老爷子将珍宝一样的物件小心翼翼地拿在手中向儿女们一一展示。作为整个赵家中的唯一外人,袁野只觉叨天之幸,也能一饱眼福,得见传说中英雄奖章的真颜。
手捧着这三枚色泽陈旧,式样古拙的奖章,只觉重逾千斤,袁野心头如潮汹涌,不克自持。多年以后想来,还觉得自己当时过于年轻,少不更事,无法深切体会到那三枚纪念章蕴含的的重要含义,白白错失了与这等神物亲密接触的大好机会,不过却又一想,有生之年,亲眼目睹亲手摸过这三枚奖章,亦足以与同侪夸耀一辈子了。
自此惊鸿一瞥,赵大爷的形象在袁野的心中无形中拔高了无数倍。
无论以前老爷子在他眼中有多么讨人厌,单说这一点,作为一个军人,他曾经为了共和国的创立,拋头颅,洒热血,便令我辈肃然起敬。
他是一位值得全院老少尊重的老战士。
或许是上过战场,拼过刺刀,杀过鬼子的缘故,赵大爷身上自带强大气场,满满的杀气逼人,令左右辟易。
院子里所有人见到老爷子,都自觉不自觉地一副规规矩矩的样儿,谁都不敢有丝毫造次。
烫着毛毛卷穿着喇叭裤再没正形的青年经过老人身边,也不由自主地收拢狂态,欠身一礼,叫一声“老爷子好!”
院子里的熊孩子到处招猫逗狗,惹事生非,远远地见到赵大爷,都像耗子见了猫一样,大气不敢出一下,乖乖地上前喊一句“赵爷爷”。
别看这老爷子久经战阵,杀气冲天,付出的代价也十分巨大,全身上下都是伤痕,听袁大娘说,有的弹片太靠近要害地方,所以没有取出来,阴天下雨很遭罪的。
奈何老头子虽遍体伤痕,却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顽强的活着活着,直到新世纪亲眼见证玄孙的降生,他仍精神矍铄地鼓捣着自己的小花园,其长寿之名远播周边。
一直到98岁高龄,赵大爷才溘然仙逝。
袁野对老爷子的过往历史是顶礼膜拜、五体投地的,但与他朝夕相处下来,除了足够威严外,还知道在他不苟颜笑的外壳下其实有着一颗好热闹的童心。
唤他“大神”,真的是别有原因。
平时看他在大院中不显山不露水,神隐于世间,成天只背着手无所事事的样子,并不起眼。
关键时刻,却着实做过几件轰轰烈烈影响深远的大事,让全院的小民们高山仰止,感叹不愧是曾经和美国鬼子拼过刺刀的英雄。年过七旬,仍然虎老雄心在,硬撼任何人,也一点都不皱眉头。
当年院子里的年青刘成招鸡摸狗,不知怎么地,招惹到了院外红星大队的青年。当地打架风气,嗜好群架,一喊十,十喊百,呼朋引类,暴力场面蔚然大观。这也是江城公安头疼的问题,万幸的是,这两年来严打之风猛刮,才稍稍将这股打群架的歪风经压了下去。
没想到今天几十个农家子蜂涌而上,刘成眼见势头不妙,光棍不吃眼前亏,狼狈逃入院内。对方群情汹汹,直接冲了进来,大院一时大乱,正在遛弯儿的赵大爷操起屋中的猎枪,站在路中央,堵住这群人的去路和,大喝一声道,“兔崽子们,你们想翻天么!”
那声大喝恍若惊天雷鸣,轰然炸响,一时在所有人的耳边回响,闻者悚动,却见对面现出一位白发皤然的老人家,正怒目圆睁,须发皆张。那强大的气场全开,令对方青年的嚣张气焰为之一窒,不知怎地,看着对面老头,都大半截入土的人了,却一个个大气都不敢喘息一下,只是相顾无措。
为首青年嗫嚅半晌,才道:“老爷子,你们院的刘成欺负人,我们找他算帐。”
赵大爷朗声道:“冤有头,债有主,你和刘成有仇,你尽可去找他理论……”他用手一划拉,指着他身后的帮凶,道:“却带这么多的人做什么,是个爷们儿所为么?”
这话说的,就差没指着他鼻子骂他怂包熊种了,自己气短,打不过对手,却要靠一大堆人来壮声势,来作助力,这可不是一个男子汉的所为。
叫赵大爷这一说,为首的青年一时涨红了脸,半天说不出话来,他身后的众人也渐渐冷静了下来。
这个时候,早有人报信给厂部,保卫科长木宏率领着十好几个小伙子匆匆赶了过来,一起帮助老爷子压阵,情况这才得到缓解。最终事情得到和平解决。
事后厂领导都惊出一身大汗,倘若没有老爷子大马金刀出来,这么一挡,当地青年势必会与院子里的青年发生剧烈冲突,结果可就是出大事了。一干厂领导有一个算一个都脱不了干系,那头顶上的乌纱帽就在两可之间了。
第三天,厂长率领保卫科长等几个同仁带着礼物一起拜访了赵大爷家,向他表达了诚挚的谢意。感谢老爷子危机关头,挺身而出,解救院中子弟。
后来当地红星大队的青年再与301厂子弟发生冲突,便再没有出现吆五喝六打群架的现象,一句话,太不爷们儿了,要么单挑,要么认栽倒霉,自己选。
再后来类似这样的大事又发生了几起,每次都能看到赵大爷挺直的身板,屹立在众人面前,那形象可真令人仰视。
说起来,赵大爷与袁野家也算是沾亲带故的,袁家的大儿子袁牧娶了301厂车队陈冀家的二女儿陈秀英,赵大爷家的三姑娘赵丽华嫁给了陈冀的大儿子陈岫岩(陈秀英的大哥),老赵头和陈家是姻亲,袁克成与陈家也是姻亲,那么勾勾搭搭下来,老赵头与袁家也可以视作拐弯的姻亲。
其实赵大爷私下里抱怨过不少次,与他们两家做姻亲,有些吃亏,以他的年龄足足大了陈冀、袁克成一轮还拐弯,这一攀上亲戚,便宜没占到,辈分反而降下去了,他算是做了一桩赔本买卖。
再有一个,自从搬来江城,袁赵两家便比邻而居,他们就住在袁家的隔壁,靠左边。(且不说右边的邻居,他们的热闹一点也不比赵大爷家少。这一家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一对老邻居住了十多年了,能不亲近么,何况还还带着点姻亲关系。更是好上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