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疯狂的代价(2/2)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袁野像个准备战斗的战士,趴在被窝里,睁着眼睛,耐心地等候了一个小时,直待全家人纷纷入睡后,他重新穿衣下地,悄悄地打开电灯,坐回书桌前,偷偷拿起《射雕》。
这一晚他倒也不敢放心大胆地看书,不时还要提防着母亲随时可能出现的突袭,结果低空掠过,所有险情都没有发生。
次日夜晚,他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半夜中母亲李梅起来上厕所,因为是公共厕所,李梅要穿衣服出门走到室外去。
这一上厕所,当场抓了袁野一个现形,母亲怒不可遏,对着小儿子好一通咆哮,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袁野浪费电的可耻行径让她气不打一处来,痛骂了一个小时,袁野低着头怏怏地听着母亲的教训。
此计就此失灵。
袁野并不死心,再次改变战术,家里的灯泡看来是指望不上了,他又将目光盯上了屋外的厨房。
当初设计时,厨房没有与住房连在一处,它是单独的,与住房相距十米开外,里面有支25瓦的灯泡。
这一回,他还是等待全家人尽都安睡后,半夜爬起来,溜到厨房里,将小门一关,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小板登上,在昏黄的光线下,聚精会神地阅读闲书。
有的时候,可怜到便连小厨房的昏黄小灯泡也用不上了。他便跑出大院,来到马路边上。
84年江阴县政府终于在千呼万唤声中将马路两侧全部安装了路灯,黑暗的马路从此光明一片,夜晚的马路散发着桔黄色的光辉,但桔黄色的灯光再明亮,也无法与家中的那盏40瓦灯泡相提并论。
袁野便借着那更加暗淡的光线,手捧图书,如饥似渴地看个不停。
在如此差劲的视野下,3.0的裸眼视力也是禁受不住这般摧残的,时间一长,他们的眼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然而对他们这两个愣头青来说,这些全是细枝末节,并不是个事儿,一切以看书为大。
直到有一天,袁野突然察觉,黑板上老师清晰的板书出现了重影,甚或至于模糊一团,这才慌了神,而那时候已经到了初三下半学期。
始作俑者袁朝早在此前,已经成功化作了四眼鸡。他不慌不忙,以一个过来人向两个弟弟妹妹传授他的“宝贵经验”,道:“实在看不清黑板的话,你们就配眼镜吧!”
可他们都不想配眼镜呀!
在他们看来,身边的小伙伴们没有一个人是戴眼镜的,那玩意儿戴到脸上,委实在碍观瞻,太膈应人了。谁戴了谁知道,他们对戴眼镜十分抗拒。
当时八十年代有一阵子保健品大行其道,风靡一时,电视上报纸上到处宣传保健品的神奇功效,什么太太口服液、三株口服液、神功元气袋等等大行其道,很是赚取大量的眼球,至于到底有没有疗效,只有天知道。
其中便有一些保健品宣称能够包治各种度数的近视眼,百分之百能让近视眼恢复到正常状态。
袁野兄妹大喜,为了自己的眼睛有朝一日能够重返光明,便将他们所有的小金库都捐献给了这些保健品公司,结果钱全部打了水漂,眼睛还是看不清东西。
须知眼睛是人体是最为脆弱的器官,使用过当,再想恢复,千难万难,即便后世鼎鼎大名,号称能够治愈近视眼的眼角膜激光切割术,术后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证本人的眼睛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最终迫于学习环境的压力,他们不得不接受二哥的建议,纷纷去眼镜商店配了眼镜。从此他们两个告别了1.5的美好视界,进入了终生的眼镜时代。
代价不可谓不惨痛,教训不可谓不刻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