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哪里见过(2/2)
说实在的,奔波逃命了一上午,紧张时还不觉得饿,这一放松下来肚子早就抗议了。
人饿了,对食物的气息就格外敏感,从李爰矜拿着食盒进屋,我就闻到了馋人的香味,肚子不由“咕咕”响着。
李爰矜可能也听到了,所以怕我尴尬,放下饭菜就要走。
“谢谢。”我学着风清扬行礼的姿势,对她抱了抱拳。
“可别这样,归夕哥,这样就生分了。你也算是镖局的人,这里就是我们的家,局里的人都是自己家人,我年龄比你小,算是你妹妹了。我从小就负责给你送饭,送着送着你、我都长大了。儿时我就想着有一天你要是好了,我就不用满大街找你,不用出院子直接送到屋里就行,那该有多好。今天我的愿望果真实现了,这顿饭我送的高兴,以后照旧天天送我都高兴,但前提是送屋里而不是大街上。待会儿再聊,你趁热吃吧,草草还在等我。吃完放着,过会儿我来拿。”
说完,李爰矜匆匆离开了,在离开前还把药罐放到了火盆旁,并嘱咐我饭后等一会儿再喝。
炒饭咸淡适中,微微泛着油香,米粒颗颗分明,在口齿间甚有嚼头,蛋香掺杂加之胡萝卜碎丁点缀,红、黄、白三色相衬,即添了颜色又增了味道。
然,炒饭虽好,却被红烧肉盖过了风头。
这几块肉,色泽红亮,通体晶莹,如玉般润泽,香气醇厚,浓郁又绵长。瘦肉软糯,肉皮筋道,肥肉油而不腻,入口即化,这几种口感和几种味道合在一处,那种美妙的感觉超出了语言表达,只觉得我的灵魂在这一刻升华了。
虽然我小心又缓慢地吃着这顿美妙的饭,非常节省地小口品尝仅有的三小块红烧肉,但饭总有吃完的时候,在我依依不舍之间,口中最后一点粘了酱汁的米饭也终于咽进了肚里。一切口舌间的妙趣归为了美好的饱腹感。
吃过饭,喝杯茶,看会儿书,又把温热的半罐药一气喝下,这时门被推开了。
匆匆而来的是给我把脉的长须老翁,一进屋就对我说:“别在屋坐着,你的寒毒需要阳光和活动提升阳气。药只能暂时压着。今下午去街上不停转悠,不落太阳别回来。快去,别打扰我给风清扬针灸。”
说着他打开布卷,挑起针来。
我不忘拿着李叔的钱袋,依着他的话到了院子里。可是如何穿过那无尽的院落到镖局外,我却犯了难。
正当我在院子里踟蹰之际,从院子角门处行来一伙人,有说有笑地向西屋门去了。
爰矜领我就是从这屋进来的,他们这是要走迷宫出去啊。想到此处,我连忙跟上。
跟着这伙人,并没有走我来时的深巷,而是经过一片练武场,穿过两进气派的院子、堂屋,走正门出了镖局。
镖局正门外大的这条街是李叔面摊所在的街道,也是我昨晚醒来的地方。
从这里开始在城内乱逛起来,从一条街到另一道街,穿巷子,过石桥,别有一凡趣味。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门面大开,有茶馆,有酒楼,有客栈,有卖鞋的、卖布的、卖衣服首饰的,有卖米的、卖面的、卖油糟糖醋的,有卖书的,卖字的,卖笔墨纸砚的。
街面上摆摊、叫卖的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字画摊,胭脂铺。挑酒的老翁,担柴的汉子,卖菜的大娘,割肉的屠夫。各色小吃,花样点心,千百种精致的小玩意,无不让人目不暇接。
商客买卖,人流往来,人声鼎沸,车马嘶鸣,好不热闹。
我左看看右瞧瞧,不知不觉从午间逛到了傍晚,霞光异彩,一轮红日已然西斜。
“大叔,就给我捏一个嘛,我只剩两文了,便宜点行不?要不我先赊着一文,过会一准送来。”
循着俏皮的声音,昏黄的阳光里,我向前看了一眼,一抹倩影直直映入了眼睛,我的心底不由泛起了波澜,从灵魂深处涌动着一种莫名的熟悉感。这个人,我,在哪里见过?
那一眼
仿佛望穿了轮回
欣喜里泛动着酸楚的伤悲
那一刻
像是命运的嘲弄
定相逢
纵尘世重重
那一瞬
你的容颜颤动了我的心弦
悄然心悸
勾起了无由的牵恋
我想
那是孟婆汤浇不灭的执念
这之后
纵此生无缘
定又徒增
一世惦念
这是一名女子,侧身对着我,眉眼澄澈,云鬓轻挽,身形俏丽,一袭米黄衣裳,双手各提着大包东西,讨好地笑着,正和吹糖人的大叔讨着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