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传国之证(2/2)
裴旻道:“旻怎敢打诳,自有证物。”
他伸手入怀掏出一个明黄色的锦囊,圣人的身子轻轻颤了一下,江朔心中也是一紧,这件事物想必便是裴旻前番在长安城中不肯道明的那个“证据”,很难想象这么小小的一个袋子能藏着什么惊天的秘密。
裴旻将锦囊托在左手,右手轻轻揭开取出一物。
此刻月上中天,借着皎白月光众人看清是一方深青色的玉石,此玉方圆四寸,其色似水之苍,杂而有文,似乎称不上美玉,却又自有一番古朴端凝气象,细看其上有小纽,不知刻的是螭是蛟,原来是一方印信。
江朔在于阗见过羊脂白玉,相比之下这块“玉”的成色可就差得多了,但在场诸人却都被夺了舍一般不自觉地聚拢上去仔细观看。
独孤湘凑得最近,却看不出个所以然,忍不住问道:“裴将军,你这是个什么法宝,翻天印么?我看也没什么稀奇,唯有……”她忽见玉石一角金光一闪,似乎是镶了一个黄金角,忍不住伸手想要触摸,却被独孤问“啪”的一声打开了。
独孤问低声道:“仔细了,这是传国玉玺。”
独孤湘“吓”了一声,道:“这就是秦始皇那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的传国玉玺么?”
裴旻手持印纽轻轻翻转过来,露出所刻小篆印文,秦之小篆与汉隶、唐楷字形大异其趣,但比之商周虫鸟大篆要好认的多,独孤湘虽不能尽识,却也看得出是八个字,其中“命”“天”“昌”几个字却也依稀认得出来。
独孤湘道:“咦……裴将军你怎么把传国玉玺偷出来了?就算你偷得出来,难道交给谁,谁就能当皇帝?”
李泌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关窍,淡淡道:“只怕这玉玺不是裴将军盗来的,而是宫中的玉玺本就是假的。”
独孤湘摇头道:“这么重要的东西必有重兵把守吧,怎么可能会被调包?”
李泌道:“小女子有所不知,大唐建立之初,并未获得玉玺,相传隋炀帝遇弑身亡后,萧后带着玉玺辗转于宇文化及、窦建德等处,后随义成公主入东突厥,拥立炀帝之孙杨政道为君,定居于定襄,贞观四年,李靖攻灭东突厥后,将萧后迎回长安,玉玺自然也被带了回来,立国一十二年后,太宗皇帝方才得了这历代传国之宝。”
独孤湘恍然大悟道:“你是说,萧皇后带回长安的并非真正的传国玉玺,真正的玉玺仍然在西域?”
李泌道:“泌不能辨真假,但想来裴将军当是此意。”
江朔心道:这李泌不形于言色,却又滴水不漏,确非凡人。
独孤湘却摇头道:“就算传国玉玺确实在西域,也不能证明得到玉玺的人就是隐太子李建成的后人啊!”
李泌赞道:“小女子能想到此节,也算得是心思缜密了……”
独孤湘还是第一次被人称赞“心思缜密”,不禁面露得意之色,却听李泌紧接着道:“然而,萧皇后回到长安时是贞观四年,李建成已于四年前死于玄武门之变了,若他的后人有逃到西域的,那也是四年前就到了,且很可能也同萧后一样,依附于东突厥牙帐。”
独孤湘没听明白,问道:“那又如何?”
李泌略一思忖,继续道:“萧皇后入突厥,突厥虽然立其孙杨政道为主,却不过是傀儡而已,若萧后果然带着玉玺入突厥,定然无法保全,玉玺怕是落到了突厥可汗手上,更有一节,萧皇后归唐其实不在李靖灭东突厥之后,而是在突厥覆灭前夕就已经潜回长安了。”
独孤问接口道:“若是突厥可汗见大隋复国无望,又恰逢隐太子建成的后代来投,从萧后处夺了玉玺交给建成的后代,想要扶持其夺得大唐天下并从中牟利,那便说得通了。”
李泌点头道:“这可能也是太宗皇帝为什么会急于攻灭东突厥的原因。”
独孤湘也跟上了李泌的思路,道:“李靖灭突厥后,却遍寻李建成的后人和玉玺不得,太宗皇帝只能编造了萧皇后带回玉玺的故事,让百姓以为大唐已经取回了传国玉玺!”
裴旻将玉玺收回锦囊之中,却没放回怀里,依然托在手中,道:“传国玉玺自秦以来在各朝各代帝王手中流传,可说是皇朝更迭、正统传承的象征,各种传言真假外人或许难辨,圣人却是一定知晓的。”
众人的眼睛齐刷刷看向圣人,圣人未置可否,却对江朔道:“你是叫朔儿?”
江朔叉手道:“是,我名江朔,表字溯之,这名字是秘书监贺知章给我起的。”
圣人突然咧嘴笑了起来:“好个四明狂客……‘朔’者北也,‘溯’者回也,贺老儿给你起的这个名字别有深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