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第二十三章 海兰珠(二十三)……(2/2)
大玉儿不敢相信,声泪俱下,“不可能,我生了好几个格格,怎么可能不知道怀孕的人是什么样的?”
“我这几个月都没有来月事,每天贪睡贪吃。而且,我刚刚腹内疼痛不已,流了那么多血。”
刘太医道:“这便是假孕,庶妃才会有寻常孕妇的感受。庶妃似乎一直服用了什么药物,这才导致月事迟迟未来。今日庶妃流血不止,便是来了月事。”
什么?
大玉儿她不是流产,而是来月事了。
事情的走向如此令人惊讶。
海兰珠不禁笑出声,出言嘲讽:“妹妹也不是未经人事的小姑娘了,孩子都生了三个,怎么连自己有没有身孕都不清楚?”
“今日还三番五次指责本宫害你,莫不是贼喊捉贼,知道自己的假肚子瞒不过去了,故意设计本宫?”
“不,不可能。”大玉儿神情恍惚,一个劲地说着:“我怀了孩子的,他每天都在我肚子里慢慢长大,怎么可能没有?”
她眼神癫狂,大声说道:“单单凭刘太医一人之言,不足为信。徐太医刚刚不还说我是流产了吗?”
娜木钟推波助澜:“皇上,大玉儿妹妹说得没错。刘太医无凭无据,空口白牙就能断定她假孕吗?”
众人目光不禁看向两位太医。
刘太医镇定自若,极其肯定地说道:“妇人流产还是来了月事,迹象显而易见。若是不信,可再去太医院请几位太医前来诊脉,一目了然。”
这会子徐太医只能硬着头皮,说自己的诊断无误。
见状,皇太极道:“既然如此,再去请几位太医。”
没过多久,几位太医异口同声地坚持刘太医的说法,还查出是徐太医开的药方子有问题,不是保胎,反而是维持庶妃假孕的药。
徐太医见事情被揪出来,心中惊慌,余光中看到娜木钟的眼神,顿时明白,跪在地上。
“皇上,臣有罪。当初博尔济吉特庶妃以荣华富贵利诱微臣,臣一时糊涂,助纣为虐。”
此话一出,大玉儿怒火冲天,强忍着身子疼痛,冲过来踹了徐太医一脚。
“狗奴才,竟敢诬陷我。”
她委委屈屈地看向皇太极,哽咽道:“皇上,臣妾没有。一切肯定是徐太医在搞鬼,是他用药使得臣妾假孕。”
而这时,看了许久好戏的海兰珠向青兰使了个眼色,示意青兰看了一下娜木钟。
没错,青兰是她的人。
她从来不会小看大玉儿,早在当初遣送苏茉儿回科尔沁,便借机在大玉儿身边安插自己的心腹,一石二鸟。
青兰领命,立即站出来。
“皇上,皇后娘娘,奴婢不能看着庶妃一错再错下去了。”
青兰一字一句极其淡定地说道:“奴婢曾经亲眼听到,大玉儿庶妃和娜木钟庶妃密谋假孕的事情,还特地收买了徐太医,想要借机让皇后娘娘在孕中多虑多思,母死子亡。”
“放肆。”
皇太极面色阴沉,眼神冷冷地看着大玉儿和娜木钟,“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谋害皇后。”
“皇上,臣妾没有。”大玉儿个娜木钟百口莫辩,一直喊冤。
就在这时,海兰珠提议,让人去搜查她们二人的宫殿。
皇太极点头。
果不其然,竟然真的搜出了假孕的药。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娜木钟心知肚明,她栽了,一切都是海兰珠的算计。
她曾经嘲笑哲哲“螳螂扑蝉,黄雀在后”,嘲笑哲哲看不清自己才是蝉。
如今。她同样自视甚高,以为自己算计着海兰珠。没想到却被她反算计了。
是的。
当她从大玉儿口中得知她受了宠幸,便想方设法让人给大玉儿下了假孕药。
这样一来,一是让大玉儿有了身孕,便会心生嫉妒,去谋害同是孕中的海兰珠。
二是让海兰珠难过伤心,和皇上大闹一场,两人渐渐离心,这样的痛苦让海兰珠会伤心过度。伤及胎儿。
没想到,海兰珠却平安生下了小阿哥。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眼看着假孕的药效快要失效,她故意挑拨大玉儿,激怒大玉儿,又暗中推了海兰珠一把,想将大玉儿流产之事嫁祸海兰珠。
谋害皇嗣,且不说海兰珠名声有瑕,便是皇上难免也会责怪海兰珠。
以防万一,她动用了残余势力设计了刘太医受伤。
没想到,功亏一篑啊!
事到如今,明明她殿中根本没有假孕药,可是被海兰珠抓住了把柄,无中生有,海兰珠好阴毒啊!
皇太极冷冷说道:“娜木钟和大玉儿心思不正,谋害皇后,着贬为庶人,打入冷宫。至于巴特玛璪,为虎作伥,降庶妃,禁足衍庆宫。”
“皇上,皇上开恩啊!”
任凭娜木钟和巴特玛璪怎么哭喊,于事无补,她们二人立即被带了出去。
冬日里阳光明媚,温暖舒适,但是却驱不走娜木钟两人的寒意。
当初她们千里迢迢从察哈尔嫁到盛京,原以为能过上尊贵荣华的好日子,偏生遇到皇太极这个情种,一切算计都成了空。
————
就在这时,海兰珠无意中眼神一撇,看到屋外站了许久的多尔衮,心中一动,当即有了主意。
她慢悠悠地走到还沉迷在委屈中的大玉儿,挑起大玉儿的下巴,唏嘘不已。
“本宫的好妹妹,多么漂亮的一张小脸蛋啊,哭成这样,可就不好看了。”
大玉儿转过头,痛骂海兰珠,“不用你假好心。我算是看清你了,狠辣心肠。当年在科尔沁大草原,若不是有我时时暗中接济,你能长大成人吗?”
“博尔济吉特海兰珠,你生来就是欠我的。结果你不仅不感恩戴德,还落井下石。”
听着大玉儿的指责,海兰珠眼神戏谑地看着她,哭笑不得。
“本宫欠你的?当初你额吉博礼视本宫这个庶女为眼中钉,屡屡磋磨,你倒是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怜悯这个,关心那个,人人都夸你仁厚善良。”
“可明明是你额吉害我落到那种地步,你不过是施舍了那么一点点你不在意的,本宫就要对你俯首称臣吗?”
海兰珠怼得大玉儿哑口无言。
而海兰珠却没有放过她,言语刺激,一步步冲破大玉儿的心理防线。
“当年,你的额吉博礼早先从哲哲那里知道皇太极有意和科尔沁再联姻,博礼担忧本宫会抢了你的风头,特地使计将本宫嫁出去。”
闻言,一直不吭声的皇太极愤怒至极:“兰儿,原来不是阴差阳错,是有人设计。”
他此生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能早点遇上兰儿,早和她相知相爱。
大玉儿支支吾吾,没能说出个一二,显然她是知道博礼的算计,默认了博礼的做法。
这个时候,她已经被皇太极下令打入冷宫了,没有翻身的余地。她一抒心中恶气,将自己的不痛快都释放出来。
“是,我才是科尔沁最耀眼的明珠,其他人都只能在我的光芒下黯然失色。可是,海兰珠,你为什么会越长越出色?容貌倾国倾城,远胜于我。”
“看你被额吉打压,凄惨可怜的样子,我承认,我内心隐隐在暗喜。尤其是我轻而易举就能获得你梦寐以求的东西,那时我是得意的。”
“可是,当额吉告诉我,要是你嫁给了皇太极,而我却只是嫁给多尔衮,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你坐享荣华富贵。”
“我不甘心。我容貌不如你,但其他的我一定要比过你。我一定要过上最受人尊敬的生活,成为最尊贵的女人。”
“为了权势地位,为了胜过你,我宁愿放弃多尔衮,也要走进皇太极的后宫……”
大玉儿是破罐子破摔,将她内心最阴暗的心思都说了出来。
怎料,这时多尔衮跌跌撞撞冲了进来。
只见他泪流满面,眼神还带着一丝期望,“玉儿,你刚刚说的都是真的嘛?”
大玉儿垂下头,默认了。
见她这样,多尔衮苦笑。
刚才那些话像是利刃一样狠狠扎痛了多尔衮的心,原来,一切早就在最开始就注定了。
是玉儿她心甘情愿地放弃了自己。
这让他觉得,这么多年,他一直默默坚守的,简直就像个笑话。他刚刚还在崇政殿苦苦哀求皇上放过大玉儿。
“玉儿,原来是我一个人执迷不悟,是我太傻太天真了,相信你的花言巧语。你对不起我,我也对不起你,那日阿图生辰,跟你在一起的,是我。”
此话顿时如惊天霹雳一般砸到大玉儿头上。
她睁大了双眼,眼神里透出一丝丝血丝,“不可能,这不可能。多尔衮你是骗我的,那天应该是皇上才是,对不对?”
大玉儿狠狠地抓着多尔衮的手,力度之大,尖尖的指甲扎得他的手鲜血直流。
手上的伤再痛,比不上心痛。
今日他大起大落,就差一点,就差一点,他都已经求得看皇上的恩准,欣喜地准备迎接大玉儿出宫,从此远离皇宫,过上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生活。
怎知,到头来,都是一场空。
他的满心欢喜,从来只是被大玉儿轻视着,利用着,玩弄着。
这么多年,累了。
他声音悲凉,语调低沉:“不是,那日你喝了酒,有些醉了,是我不该,将错就错,秽乱宫闱。
多尔衮甩开了大玉儿的手。
“你我之间恩恩怨怨、是是非非,纠缠多年,如今就做个了断。从此天空海阔,山高路远,永不相见。”
说完,多尔衮挺直腰骨,转身离去。
阳光下他的身影渐行渐远,慢慢变成小黑点,直到再也看不见。
“不,不!”
大玉儿眼眶欲裂,气血翻涌,吐出一口血,晕了过去。
很快,大玉儿便被带了出去。
此时,殿内只剩下皇太极和海兰珠两人。
“兰儿,从前你在科尔沁受委屈了,现在你想要做什么,我都依你。”
海兰珠莞尔一笑,看着眼前的男人,面若冠玉,丰神俊朗,眉目间透着一丝英气,尽显帝王威视。可在她面前,却始终如一。
她水汪汪的眸子,倒映出他的影子,“有你在,我很安心。”
皇太极笑着回应。
他心里明白,海兰珠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般柔弱善良,她有她的心机手段,是她故意引诱大玉儿说出心里话,致使多尔衮死心。
但那又何妨?她还是她,还是他爱着的人。
他愿意为她遮风挡雨,除去一切障碍。
没过几日,皇太极突然下令,废除后宫。
颜扎氏出宫到叶布舒府上居住,其他庶妃当中愿意再嫁的则送上厚厚的嫁妆备嫁,不愿意的则居住在宫外的一处园林中,安逸生活。
至于哲哲、娜木钟和大玉儿三人,按照海兰珠的意思,让她们三个都住进了仰熙斋,不配备宫人,只给少许吃穿用度,让她们自生自灭,孤独终老。
皇上空置六宫,独宠皇后,前朝百官无不震惊。
古往今来,哪位皇帝不是后宫佳丽三千?便是寻常百姓男子稍微有点钱了,都喜新厌旧,娶上两房美妾。
他们这位皇上真是难得的情种。
左右太子已立,皇上又大权在握,朝臣们拗不过,只能在心里嘟囔。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地过去,转眼便是夏日了。
烈日炎炎,海兰珠不乐意出宫殿,缩在关雎宫,看着元寿慢慢长大。
平日里打发时光的乐子就是听乌芳讲述仰熙斋哲哲三人互相埋怨,整日吵闹的事情。
“格格,今日还出了件新奇事,就是睿亲王福晋小玉儿自请和离,皇上已经准了,现在小玉儿已经回科尔沁了。”
海兰珠吃着葡萄,眼神微眯,暗叹,小玉儿这般敢爱敢恨的女子,被多尔衮伤透了心,真是可惜。
“奇怪的是,睿亲王多尔衮一反常态,放下所有政事,请旨离京驻扎到科尔沁,追小玉儿去了。”
稀奇,真稀奇。她很感兴趣,不知多尔衮能不能挽回小玉儿的心。
————
时光飞逝,一转眼已是崇德六年九月了。
自从多尔衮去了科尔沁以后,苦苦在大草原上追了好几年,终于将小玉儿追了回来。
只是两人并未成婚,因为小玉儿不愿再用所谓的名义来束缚多尔衮,她更追求内心的相爱。
这下子,倒是让多尔衮着急得不行,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两人如今倒像是欢喜冤家一样。
九月的天气还有些炎热,皇太极此时正在松锦前线作战,对抗大明朝。
如今明朝势力渐渐衰微,皇太极宏图壮志,野心勃勃,希望闯进关内,一统天下。
岁月匆匆,时光飞逝,一眨眼的时间元寿已经四岁了,聪明伶俐,小小的人儿,整日捧着诗书摇头晃脑地读着。
这日,元寿刚从御花园游玩回来,一到关雎宫,就到处喊叫:“额娘,额娘,我回来了。”
许久,还是没有听见额娘回应。
元寿心生奇怪,这里找找,那里瞧瞧,内屋、书房也瞅了,还是没看到额娘。
正当元寿焦急之际,他看见额娘躺在转角的地面上,脸色白白的。
元寿匆忙跑过去,去推额娘的身子:“额娘,额娘你怎么了?”
见额娘紧密双眼。
他哇哇大哭,一把鼻涕一把泪,“乌芳姑姑,你快来,额娘,我要额娘醒来……”
乌芳急急忙忙赶到,神色大变。立即让宫人小心抬着海兰珠到床上。
很快,太医院的一众太医也到了。
棘手的是,太医们左看右看,细细诊脉,还是没发现皇后娘娘到底是因何昏倒。
没有中毒,没有任何症状,只是静静地躺在床上昏迷不醒,这让太医们一时无从下手。
元寿人儿眼睛红红的,直直地看着额娘,小身子紧紧地靠着她,贴着她。
“我要额娘起来,阿玛,阿玛你在哪?”
乌芳立即派人送信到前线。可再快的马力,来回都需要两个月。
太医们稳妥地开了许多药,却还是无济于事。
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格格一天比一天消瘦,心中担忧不已。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前线,皇太极刚打完一场胜战,回了营帐看到从盛京传来的急信,心里咯噔一下。
他迅速地打开信。
信的内容很少,每一个字都触目惊心。
“皇后娘娘无故昏迷,望速回。”
皇太极看着重若千钧的信,焦急万分,顿时吐了血。
“皇上。”
一旁的多铎见皇上这般神色,凑过去看了一眼,顿时魂飞魄散。
皇太极强忍着内心的悲痛,“多铎,兰儿出事了,朕必须赶回盛京,这里一切就交给你了。”
“是,微臣领命。”尽管他再担心海兰珠,却知道现在这种情况,让皇上回去是最好的选择。
他能做的,便是为她守护好大清江山,祈祷她事事平安。
很快,皇太极带着少许亲卫迅速从松锦前线朝盛京飞奔去。
一路奔波跋涉,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皇太极心中挂念着海兰珠的安危,每时每刻都备受煎熬。
“兰儿,你一定要等我回来。你答应过我,要和我白头到老,绝不能食言。”
一个月的路程被皇太极赶成了半个月不到。
当他到了关雎宫的时候,多日未曾清洗,蓬头垢面,衣衫破旧,差点被人当作刺客给抓了。
一进去,皇太极心怀忐忑,双脚发软,这会子有点不敢推开殿门。
生怕会看到自己不愿看的景象。
然而,这时殿内灯火通明,传来了细细的哭声,还有元寿的嚎啕大哭。
兰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