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穿书不甘做炮灰我干翻主角团 > 第46章 帝国两个最有权势的女人

第46章 帝国两个最有权势的女人(2/2)

目录

太后还是皇后的时候,先帝曾非常宠信一位嫔妃,据说那位嫔妃如狐仙般妖媚,迷得先帝神魂颠倒,先帝为了她差点把皇后给废了。

敬妃也明白事情要讲分寸,不能说得太多,便将话题转了回来,“今年的功法交流会,郁掌门的大弟子钟铭得了魁首,获得了皇家的奖赏金丝甲,听说他对沈姑娘疼爱有加,把这件宝物送给了她。”

众人一阵沉默,气氛显得有些压抑,太后忽然站起身说:“身子有些乏了。”外面的嬷嬷宫女们乌泱泱一大堆赶上来扶着,一大帮人往回宫的路上走了。

看着皇太后的銮驾缓缓转过宫墙之后,敬妃和长公主才立起身子,对视一眼。

敬妃的嘴角泛起一丝苦笑,“太后支持陛下,看来推恩令势必要推行了。太子找了那样一个粗俗没有规矩的女人,不但没有惹怒太后,反之还对那位沈姑娘青睐有加。然儿的婚事也无可更改,只怕半年之后,真得要嫁去云城了。”

长公主叹了口气说道:“嫁就嫁呗,如果城邦真得分崩离析了,我大不了把她们夫妻接到帝都,不过……”她望着敬妃,弱柳扶风的神情像极了柔弱的小白花,轻声说道:“敬妃还是小心些好。”

敬妃心头一凛,知道对方是在提醒自己,太后已经对她起了疑心,而陛下如果真允了太子的婚事,让他娶了沈清歌,那沈清歌又与三门交好,四门的势力便归太子所有,太子的地位更加无可撼动,幸好大哥掌管户部,掌握了夜国大多数银钱往来,想到自己的儿子……她皱起眉头,自己的儿子文韬武略哪里比太子差,只不过差在一个身份,不像夜阑出生就是太子。

“不要想太多了。”长公主安慰道:“你也知道,这两年我很少参与朝中的事,来日方长,推恩令不是那么容易实施的,翊王还有机会。”

敬妃皱眉说道:“我现在只是很疑惑,推恩令这个损招到底是谁想出来的,究竟又是谁给陛下灌了迷魂汤?竟然说动了陛下实施推恩令。”

长公主微笑着说道:“敬妃好久没有去惠妃宫里走动了吧?”

敬妃面色一寒说道:“那个女人看似愚蠢,实际上狡猾得很。十年前你出主意杀掉皇后,结果却利用惠妃出的手,她一定对我们怀恨在心,再想诱她出来当挡箭牌,只怕不易。”

“那又如何?”长公主嫣然一笑,三十多岁的人皮肤依然紧致,保养得非常好,“难道她敢多嘴说些什么?除非她不要命了,再说了,我与惠妃从小就认识,知道她是个爱钻牛角尖的人。”

敬妃忽然皱眉道:“说来也奇怪,为什么陛下十年前忽然决定让皇后出面彻查户部,如果不是怕皇后查出端倪不好收场,当时也不用兵行险招。”

长公主柔弱道:“皇帝哥哥不喜欢我与你走得太近,所以早就决定让我从户部里脱手……”不然也不会从一开始就让顾烨派人盯着我。”

她接着叹息道:“这满朝文武,无论清贪,总有办法可以拿捏,可就是羽林卫那位顾统领顾指挥使,一心忠于陛下,将羽林卫管理的如铁通一般,我们竟然没有办法安插人手进去。”

敬妃听了这话,模棱两可的说道:“身为臣子,忠于陛下是理所当然之事,我们暗中安插人手,也是为了陛下的安危,顾统领的忠心天日可鉴,这没有什么可指摘的。”

长公主反应过来自己说错了话,柔声细语地说道:“是啊,不过这些年羽林卫追查十年前的刺杀的案子,一直没有停下来,看来是陛下下的严令。”

“这是自然。当时陛下打算让皇后插手户部这件事只有宫中几个人知道。”

敬妃回想起十年前那一幕,冷笑道:“结果不出半个月,皇后就在省亲途中被刺杀身亡,这事虽然被掩盖了下去,但羽林卫却是清楚的,陛下岂会不知道?陛下是否真的在意皇后的死活只有陛下自己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陛下最在意的是在这皇宫之中,竟然有人敢将他的话泄露出去。”

长公主眼中闪过一丝怯意,愁苦道:“十年了,羽林卫还不放弃,真怕哪天被查了出来。”

“长公主倒也不必如此忧虑,都过去这么久了,要是有线索早查出来了,何必等到现在。”

两位夜国最有权势的女人,就这么对坐着,安静地饮茶叙话,似乎刚才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两人谁都不愿意松动自己的心房,谁也不愿意去做那件事情——杀死夜阑,陛下只能重新选择帝国的继承人,翊王赢面极大,冯嵩可以高枕无忧,长公主也不会胆战心惊怕夜阑有一天知道了真相报复她。只要死一个人,似乎她们的困局就会迎刃而解。

但偏偏,却没有人愿意出手,毕竟不是十年前,毕竟这是帝都,这里有无数双眼睛,不能再用暗杀这种手段去对付当今太子,谁知道太子身边有多少暗卫?尤其在推恩令即将实施这种敏感时期,而且……惠妃这一辈子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阴沟里。

太后寝宫之中。

老嬷嬷一双稳健的手正在给太后梳理着她花白的头发,太后低声说道:“为什么我生了这么蠢地一个女儿。”

身后的老嬷嬷微笑着说道:“可您还是最疼长公主,不然也不会同意长公主和离,在长公主闹着要协助冯尚书管理户部的时候也不会劝说皇上答应,满足了长公主的心愿。”

太后叹了口气说道:“徐茂林那个人,当初是她自己选得,结果没过几年她又闹着和离……对了,你这老家伙眼睛毒,说说看,皇上为什么把然儿嫁去云城?”

老嬷嬷的声音有些犹豫,“郡主也到了出嫁的年龄,身体确实不太好,南方水土养人,把郡主嫁去云城倒也合适,不过婚事只是表像,关键还在于陛下实行推恩令的的决心,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这门婚事如果有变动,云城主会怎么想?……莫非陛下是做给四大城邦看得,嫁一个郡主来安四大城邦的心……”

老嬷嬷忽然发觉她虽然伺候了太后几十年,但在这件事情上说多了,所以立刻住了嘴。

太后微怔,像菊花瓣一样重重褶皱的脸渐渐舒展开来,“国事陛下管,家事我管,这件事情我就不管了。”

老嬷嬷谄媚道:“太后圣明。”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