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烛之 > 第172章 满篇尽是卿卿之辞

第172章 满篇尽是卿卿之辞(1/2)

目录

王又来信了。

环秀堂的授课还在进行,影九的身影才在外面一晃,连皇甫靖都熟悉了,立即就停下让他们休息。

顿时石岩他们的声音就响在外面,“王后,王上信至!”

堂内人齐齐转身,就见影九已在堂外躬身等候。

傅南枝傅庄立即扶起朱九,几乎是将她抬到了堂檐下。

影九手上竟不止一卷信,傅庄先惊道,“二叔还接连写了三封!”

“禀王后,这封是王上给王后。”朱九接过。

“这封是定远伯托王上给王后。”朱九再接过。

“剩下这封是远人托王上给郡主。”

“哦……”石岩他们发出怪声,“哪个远方人?”

傅南枝扭着她嫂嫂,“嫂嫂,你看他们!”

朱九笑看向石岩他们,“无事做么?无事做就去帮阴大夫上山采药。”

“额……有事。小人告退。”

“属下告退。”

“奴婢告退。”

“下臣告退。”连皇甫靖也抱着书走了。

朱九看向傅南枝,傅南枝似迫不及待了,叫了声,“嫂嫂。”

“快回去吧。”朱九知道那种感受。

“是。”傅南枝于是立即就快步离去。

傅庄挎好小包,“婶婶,庄儿也走了。”

“等会儿去找婶婶一起吃饭。”

“知道了。”

朱九看着那小身影走远,手中握着两卷信,其中一封里裹着一小束青草,她凑到鼻尖闻了闻,不禁一笑。

莲蓬在旁嘀咕,“王上不会是把王宫里的草木都拔了个遍吧。”

乐锦笑。这谁知道呢?

朱九也向回走,在路上便先拆了杨伯圭的信。

她看完后,情绪有些低落。

乐锦关心道,“王后,伯爷信中说了何事?”

朱九低头重新卷了信纸,“伯圭少君他们启程回宁州了。”

“宁州是大州,王上如今正倚重伯爷,能让他在京中停留到现在已是难得。”莲蓬道。

“王后若是不舍伯爷,可修书一封,让影卫他们快马加鞭送去,应赶得及。”

朱九摇头,笑道,“清风明月会告诉他们我的思念的。”

回到殿中,朱九独自入内,拆开傅南容来信,先拿出那束青草放在一边,然后才读信:

“小九卿卿,日思夜思,行思坐思,总不得见卿面,不知人间竟有此等酷刑!孤已尝苦楚,求上天恕孤一回,赠孤一片闲暇,好上山去看小九,哪怕一面。”

乐锦她们眼见着王后的笑意愈浓。

“小九于来信中一应嘱咐,孤都照办,小九于山中也该善养身体,加餐加饮。

杨伯圭已携家眷离京,所托书信孤附于此信中一并送来。孤为他添派护从,保他一家平安抵达宁州,小九勿忧。

小九所言近来与妹妹南枝皆在皇甫靖座下学书学琴,借此打发时间,顺带敦促庄儿进步,孤心甚喜。只是小九琴艺合该由为夫亲自传授,如今却教旁人先授了去,为夫心中略有不甘。只好亲自翻检库中,搜出一张孤幼时所用之琴,让人带上山去。今后小九学琴,可用孤琴,请尽快丢开皇甫靖琴。

另有春楼樊玉送进各色小食,孤怕在运送途中腐坏,便不曾让人附来。小九若想念之,孤就命人以冰匣送至,或能保时鲜。

小九吾妻,孤念卿名三遍,卿在崇山可能听见?”

他给亲近之臣写信,文字之亲切她本有所见。如今给她写信,又尽是卿卿之词,若教别人看见,不知要惊掉多少下巴。

她仔细将信折好放好,以保全他王君之威严,然后拿着那束青草起身。乐锦在门外见状,早心有灵犀地拿了细绳,“王后,可还是悬在床头?”

朱九笑,“床头已满,这青草就悬在门上吧。”

“是。”

毕竟是从王宫来的青草,众人都过来围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