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富国强兵匡扶赫连治国安邦四海承平⑦(2/2)
当他听到这个噩耗的时候,整个人都处于不相信的状态。
云慕笙是云尚书的嫡女,是顾家小姐的亲表姐,身份高贵,为人也是温婉端庄,这样一个大家闺秀,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了吗?为何要落得这样凄惨的下场?
于全想不通,直到后来他听人说炸死云慕笙的人是傅守城,也就是自称傅城的那个人。
对方是送餐的,又经常在他食肆吃晚饭,于全自然对傅守城很是熟悉。
当得知云慕笙是被傅守城炸死的时候,于全的内心充满了负罪感。
他突然想起傅守城曾经向他打听巢和是谁,当时他并没有多想,毫不犹豫的就告诉了他巢和就是云慕笙的字。
他还记得傅守城听到这个消息时,一副惊讶不敢置信的表情。
样子看起来很纠结很痛苦。
那时,他不明白傅守城为什么会露出这样的表情,后来他才明白,原来傅守城是纳兰国大将军傅兴国之子。
傅守城来到赫连国的都城永安目的只有一个,找害死他爹的凶手报仇。
云慕笙的死,和他也有一部分关系。
如果他当初不多嘴就好了,傅守城不知道云慕笙就是巢和,云慕笙也就不会死了。
因为这件事,于全一直非常自责。
可是他只是一介平民,什么都做不了,唯有怀揣着一腔愧疚度日。
每每去寺庙,都不忘给云慕笙上香。
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
于全感慨了一翻,转身进入了食肆。
顾望舒和赫连桓已经出了永安城,马车内很安静,静悄悄的,谁都没有说话。
在路过云慕笙被炸死的那段道路时,顾望舒忍不住掀开车帘向外看去。
这一段路早就不复焦黑的模样,平整安静,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只是,不管这段路变成什么样子,对于顾望舒来说都是一段挥之不去的噩梦。
她放下车帘,疲惫的靠在车厢上,身子随着马车的前行晃动着。
每当路过不平整的道路,赫连桓都会出手扶住她,以避免她坐不稳。
顾望舒冲他笑的温婉,每当这个时候,赫连桓也都回以微笑。
“我觉得殿下变了。”
“是吗?”赫连桓挑眉看她,眼神专注,好像怎么都看不够一般,每次看着顾望舒的时候都非常认真。
她的眼神,让顾望舒的心跳都随之加快。
“是呀,此刻的殿下对我都不如从前粗鲁了,犹记得当初我第一次离开永安,追随殿下前往永安城的时候,从马车里摔下来狼狈不堪,殿下依旧骑在高大的马背上,俯视着我,像是在看一个小丑。”
赫连桓回忆的一下当时的情景。
确实如顾望舒所说,他那时对顾望舒的态度似乎十分冷淡,不过却是特别的,如果换成别的女人,他理都不会理,更不要说与她公乘一骑了。
说到底,从遇到顾望舒开始,她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后每一次相遇,她都是人群中最不同的。
他第一次受到触动,还是在监牢里的那段日子。
她堂堂将军府的大小姐却会来到脏乱差的牢房来看他,不仅给他带饺子,带狐裘,带书籍,还是在监牢那段时间里,唯一与他聊天的人。
从那次开始,他对顾望舒的感情就不同了,不再是一味的冷漠,而是多了几分好奇。
他后来会喜欢她,也是从这份好奇开始的。
“那时的你,真是傻的可爱,整个永安的贵女,没有一个人愿意接近我,只有你追在我屁股后面,非要随着我去太平城,你就不怕我一怒之下把你丢下马?你的胆子怎么那么大。”
顾望舒不是胆子大,她那时对赫连桓是有些怕的,可是为了顾家为了整个赫连,她不得不硬着头皮向前冲。
好在,一切都是值得的。
赫连国保住了,国力强盛,国土面积也在一点点扩张。
顾家彻底摆脱了上辈子被株连九族的命运。
她也活的好好地,还被优秀的二皇子殿下喜欢,一切的一切都与上一世不一样了。
“我真庆幸当初死皮赖脸的缠着殿下,不然像殿下这么优秀的男人,又怎么会注意到我。”
赫连桓沉思了一会儿,问道:“希月,你对本殿不会是一见钟情吧?”
顾望舒:“......”
难得见到他自恋的时候。
第一次见面,她怕他都来不及,又怎么会一见钟情。
但是见过一面终身难忘倒是真的。
顾望舒心思急转,没有把真实想法说出来,而是十分肯定的说:“是呀,就是对殿下一见钟情,所以在后来的生活中,才会处处想尽办法接近殿下。”
她扬着下巴,骄傲的说道,一点都不矫揉造作。
赫连桓笑意更深:“原来你早就对本殿图谋不轨了,看来本殿是落入了你的陷阱。”
“殿下后悔了吗?”顾望舒扬眉。
赫连桓收起笑意,郑重其事的说:“这辈子都不会后悔。”
两人相视一笑,一路之上,车厢内的气氛都十分温馨。
距离永安城二十里外就有一处湖。
顾望舒到的时候,竟然发现湖边早就停好了一艘竹筏。
竹筏之上有竹椅,还有竹子做成了桌子,桌子上摆放着糕点和茶具,一看就是提前布置好的。
“殿下就这么确定我会答应和你一起来游湖吗?”
“我只是觉得你应该喜欢。”
顾望舒确实喜欢,在现代的时候她就非常向往坐在竹筏上飘荡在湖面上绕过群山的场景,没想到赫连桓帮她完成了这个心愿。
在赫连桓的搀扶下,顾望舒上了竹筏,坐在竹椅上。
而赫连桓则是手拿长长的竹竿,伸入水中用力一撑,竹筏渐渐远离了岸边。
春日的湖面有些凉,带着水汽的凉风吹在顾望舒脸上,让她感觉倍感舒适。
碧水蓝天,宛如仙境。
顾望舒的目光落在赫连桓挺拔的背影上。
他身体挺拔,就是静静的站在那里都是赏心悦目的。
“陈最要在家里守着表姐,这次攻打东陵的任务就要落在殿下身上了,不过我相信以殿下的能力,想要拿下东陵,应该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你就那么相信我的能力?”
“嗯,从来都不曾怀疑过,如果连殿下都做不成的事情,这个世界上也就没有人能办成了。”
赫连桓被顾望舒直白的夸赞取悦了。
“就冲你这句话,我也要尽快将东陵拿下。”
提到东陵,顾望舒不免想到了自己的小舒顾惊鸿。
“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看到过小叔了。”
她重生的四年里,小叔一次都没有回过家,一直住手在赫连国最东边的边关。
原来没有瓜分大梁时,顾惊鸿镇守在赫连国和大梁交界处的青云关。
而今,大梁早已经不复存在,赫连国和东陵接壤,顾惊鸿则是守护在了赫连和东陵的交界处,丝毫不敢怠慢。
“这次攻打东陵,我小叔可以助殿下一臂之力。”
“想你小叔了?”
“是呀,好几年没有看到了,不止我想,祖母和二伯肯定也想小叔了。”
“好,本殿会尽快让你们一家人团聚。”
顾望舒的心里顿时涌上暖意:“殿下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赫连桓用竹竿划水的动作一顿,他与顾望舒对视:“因为我喜欢你呀,我都答应要与你一生一世一双人了,又怎么能不对你好。”
“能被殿下喜欢,真是一件幸福的事。”顾望舒由衷说道。
“希月,你喜欢什么样的生活?”
“我啊......”她想了想道:“若是随时随地都能和你一起游湖泛舟,或者走遍大江南北就好了。”
“那等赫连一统,我便不做这皇子,远离朝堂,你想去哪,我们便去哪。”
顾望舒惊讶于他对她的承诺。
皇子,多么尊贵的身份,他为了她真的可以说放弃就放弃。
顾望舒有些好笑的说:“我可还记得殿下当初一心只想做皇帝,难道现在不想了吗?”
“听真话还是假话?”
“自然是真话。”
“如果说真话的话,本殿还是很想做皇帝,册封你为皇后,有你这样的贤内助,相信我在处理赫连国事上会更加得心应手,可惜啊,当初你选择了赫连爵,而不是选择我。”
说道这里,赫连桓有些别扭道:“当初你选择赫连爵的时候,不会对他存有不一样的情愫吧?”
顾望舒耸肩:“完全没有,我之所以选择当时还是太子的赫连爵而不是你,最主要原因是赫连爵比较仁慈,而你嘛......”
“我怎么了?我太狠?你怕我把你们都杀了?”
顾望舒嘿嘿一笑,转移话题:“原来殿下一直想做皇帝,我还以为你不想做了呢。”
“也没有一直想,在做皇帝和你之间,我更倾向于选择你,像赫连爵那样每日都被困在皇宫里,也挺累的,哪里有与你游湖泛舟来的轻松。”
“那我们说定了,等赫连一统,殿下可不能忘记自己的诺言。”
“我答应过你的事情,就算是死了都不会忘。”
竹筏到了湖中央,赫连桓便将竹子放到了竹筏上,与顾望舒并排而坐,任由竹筏在水面飘荡。
顾望舒和他眼睛欣赏着周边美景,鼻子嗅着湖水特有的清新气息,嘴里还品尝着糕点的香甜。
这种全身心都放松的感觉,简直舒服的如同在云端,让人回味无穷。
两人聊着天,游着湖,好不温馨。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整整过了三个时辰,顾望舒都没有觉得无聊,等天快黑了,两个人才回去。
赫连桓将她送到将军府,在顾望舒下车时,还用力抱了抱她。
顾望舒也回抱他,两个人难舍难离。
从这一天开始,赫连桓就很少出门了,一直在皇子府中筹谋着。
顾望舒也没有去打扰他,她知道,他所作的一切是为了她,也是为了赫连国。
他心思那么缜密,一定是在府邸想着完全之策。
顾望舒猜测的没错,赫连桓很聪明,非常聪明,他的聪明才智是常人无法企及的程度。
东陵国种下了被炒熟的种子没有长出粮食,一定不会善罢甘休,有极大的可能制造舆论,并由此为借口来诋毁赫连国故意做出有损东陵国农业的事情,目的是为了吞并东陵国。
东陵国会用这样的说辞去说服大朔和赵国,希望三国联合起来攻打赫连国。
不过大朔和赵国的种子可以正常种植,并且产量还大幅度提升,不仅不会听取东陵国的说辞,还会觉得东陵国没事找事,因为这不是东陵国第一次主动挑衅赫连国了。
赫连国正好可以趁此机会狠狠打击东陵。
只要能将东陵吞并,剩下的大朔和赵国也就手到擒来了。
赫连桓将三个国家之间的心思和下一步操作做了详细的分析,就算与三国的计划有所出入,但是也相差无几。
事实证明,赫连桓聪明绝顶的名号不是吹出来的。
在东陵国意识到种到土地里的种子根本不发芽时,他们才后知后觉的发现东陵被赫连骗了。
这个时候,再想播种自家的种子已经来不及了,早就过了播种的季节。
东陵王大怒,周清许也气的暴怒。
“陛下,赫连国是有意和我东陵国作对,赫连国的野心昭然若揭,如果任由其继续发展下去,对我东陵国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除掉赫连才行。”
“赫连国已经成了气候,要如何除掉呢?”东陵王困惑的问。
周清许冷笑一声:“赫连国既然敢对我赫连国的农业生产下手,那么我们不妨制造舆论,让赫连国的诡计暴露在人前,东陵的种子是假的,相信大朔和赵国的也是假的,我们三个国家必须联合起来一起对抗赫连国,争取早日将赫连国瓜分。”
东陵王频频点头:
“爱卿所言甚是,那散播谣言的事情就交给爱卿来办了。”
周清许信心满满。
散步谣言岂不简单,只要将东陵国从赫连国带回来的种子种不出粮食为依据,不散步赫连国有吞并东陵、大朔和赵国的野心,相信舆论发酵后,所有人都会一边倒的围攻赫连国。
周清许做好了打算,就安排了下去。
很快,整个东陵国的人都知道了赫连国的无耻行径,开始对赫连国进行谩骂。
谩骂的难听言语穿入到了赫连国,赫连国人狠狠的翻了个白眼。
“这就叫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可不是嘛,这不就是现实版的农夫与蛇吗?”
“我东陵国颗粒无收,赫连国这是要把我们的人民往绝路上逼啊,想要活活饿死我们,赫连国的心怎么会如此恶毒。”
不出半个月,整个东陵国的人都在骂赫连国,这些谩骂甚至开始向大朔和赵国蔓延。
只不过令周清许没想到的是,大朔和赵国两国的种子果然种了出来,而且秧苗看起来既着装,看样子是比群面的苗还要好。
大朔和赵国的皇帝听闻了东陵国制造的谣言,开始问话他们各自的谋臣。
傅九渊对大朔皇帝道:“陛下,这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还记得之前臣跟你您说周清许在赫连国皇宫与赫连爵的嫔妃通奸,后来还拿假麒麟诓骗赫连爵,再后来,没有出宫门就对顾将军府的嫡女出言不顺,从他这些言行就能看出,周清许是个冲动且没有脑子的人。”
“这样的人做东陵国的谋臣,也不知东陵国的皇帝是怎么想的,从这一点也能反映出东陵王不是一个聪明且具有智慧的人,这样的人永远都成为不了咱们的合作伙伴,与之联合,只会拖垮我们。”
经过傅九渊和赵星岚的分析,大朔和赵国的皇帝觉得十分有道理,也就不再理会东陵国的舆论问题。
周清许和东陵国的皇帝有些傻眼,不明白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东陵国的皇帝想要让周清许出使大朔和赵国去游说,可惜两国的皇帝根本就不见周清许,生怕与蠢笨如猪的东陵国合作令赫连国不满。
东陵国把赫连国得罪的透透的,人家赫连国的皇帝一而再再而三的给你脸面,你不接着也就罢了,还一次次的得寸进尺,这不是自己找死吗?
当谣言传到赫连后,镇守在两国交界处的顾惊鸿首先对东陵国发难,要讨要说法。
东陵国没有任何解释,两国关边的关系日益僵化,有时还会发生肢体冲突,战争一触即发。
关边告急,当消息传入到永安,赫连爵怒而牌桌。
“好一个东陵国,朕的忍让,不仅没能让其安分守己,还助长了其嚣张气焰,现在都敢在边关主动挑衅了,这是对我赫连国的羞辱,根本就没有把我们放在眼里,如果我赫连国不给予其重大打击,东陵国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赫连爵说的有理有据,他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审判东陵国。
故而,在赫连国被逼无奈出兵讨伐东陵国的时候,大朔和赵国一点都不意外,甚至还在意料之中。
关键就在于,周清许来赫连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赫连国的圈套,他们一步一步诱导他犯错。
他犯的错,最终都将成为赫连国对东陵国发兵的借口。
赫连桓领兵先于顾惊鸿汇合,随后两人一同领兵攻打东陵。
在赫连与东陵开战的这段时间,赫连国依旧与大朔和赵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最主要原因便是,赫连国为大朔和赵国提供的种子都乃是上乘,预计亩产可达七八百斤,是两国种子产能的两倍。
这么大的诱惑在前,大朔和赵国又怎么会反过来帮助东陵对抗赫连呢。
这样的结果是东陵王和周清许没有想到的。
被赫连国打击的节节败退,连抵抗之力都没有。
他们不知道赫连国的军事实力什么时候变的如此强大,不费吹灰之力就夺走了东陵一座座城池。
东陵国皇帝见势不妙,有些撑不下去,他想要停战,想要命周清许前往赫连国求和。
然而,赫连国根本就不鸟周清许,万箭齐发,如同落雨一般向着东陵国的城上守卫射去,速度太假了,东陵军应声而倒,根本就不给周清许任何机会。
关边战事紧张,赫连国内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或许是近些年赫连国连续吞并了漠北、轩辕和纳兰,老百姓对国家越发的信任,从一开始的担忧到现在都不太关注战事了。
永安城。
顾望舒领着秋池在承平街逛街,迎面走过来两个人,一大一小,一男一女。
女的顾望舒认识,正是王妙妙。
而那个男孩儿大概只有八九岁,长得非常可爱,虽然年龄小还没有长开,但是已经可以看出其俊秀来。
顾望舒总觉得眼熟,可一时间没想起来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