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阴身阳体严世蕃 > 第十一章 破积案

第十一章 破积案(1/2)

目录

第二天,严世蕃只叫衙役带他去了趟牢房,远远地看了那个王秀才几眼,当天就什么事也没有干了。

第三天,一早严世蕃就带了两个衙役骑马赶往埋尸地点,中午前赶到后就叫了地保同行,到了埋尸地点后严世蕃就看了看那条河。

那条河宽有五、六十米的样子,水流量还是挺大的。

严世蕃问地保:“这附近有桥过河么?”

地保回复道:“没有!这是一个中间地带,上、下游的桥离这里远着啦,有十几里地。”

“那平时乡民们要到河对岸去办事不是要绕行好远的路。”

“也不是,大人,在河上游有一道简易桥,乡民们都是从那里过河的。”

“是一道什么样的简易桥可以到河对岸去。”

“回大人,是一道用竹笼装上石头,许多个竹笼排成一线的简易桥,又叫墩子桥。”

“那咱们找个地方吃午饭,午饭后去墩子桥看一下。”

午后,严世蕃四人沿着河边那条崎岖不平的小路走了好久才到了所谓的墩子桥,墩子桥离埋尸地有四、五里。

墩子桥是乡民用竹子编成竹笼,在竹笼内装上石头,每隔一步就放上一个,连成一线就成了墩子桥了。乡民过河只需跨步到每一墩子就能过河,在离桥很远的情况下也是一种过河的选择,可以抄近路过河节省时间和体力。

严世蕃四周看了看,心里也有底了。

他对地保和两衙役道:“你们在此等候,本官过河去看一下就回来。”

于是严世蕃就走上了墩子桥,一步一跨地向着河对岸走去,他是边走边看,就像是在河里面找东西。

走到了河对岸,严世蕃又到岸上看了看,然后才又回转上了墩子桥,走到墩子桥中间后他就放慢脚步,很仔细地看着下游三、四米的地方,有时还要停下脚步仔细看。

要到岸边了,严世蕃看了下游好一阵子,然后招招手叫两个衙役过来,他从竹笼中捡起一个石头向下游抛去,然后就叫两衙役下水,在落石处去捞一件东西上来。

两衙役很不情愿地下了水,河水有齐腰深。

两衙役在水下找了好一阵子,终于找到了一件像是链子样的东西,链子上还有一个锁形物。

严世蕃接过那件东西,用指甲刮了刮,显出一些金色,不觉心里一喜,就叫两衙役上来了。

到了地主婆家,严世蕃就将河里捞上来的东西拿给地主婆看。

“你仔细看看,这个东西是不是你老爷佩戴的东西。”

“大人,东西是像这个东西,只是颜色不对,这个锁也像是老爷的。”

“这东西在河里已泡了几年后,颜色当然就变了,你仔细看,这很重要。”

地主婆又翻来覆去看了几遍,最终确定是她老爷戴的一条项链。

严世蕃拿过项链道:“这东西是物证,现在还不能给你,等案子结了就会物归原主。”

第四天,严世蕃和宋人杰在提刑司讨论案情。

“这件六年的积案就让二弟破了,那二弟讲讲埋尸现场二弟怎么就认为不是第一现场?”

“大兄,那里是一个很偏僻的地方,王秀才到那里去说得通,但刘姓地主到那里去就说不通了。刘姓地主当天是去河对岸收租,收到了租他就该直接回家,他跑到那么偏僻的地方去干什么?是去送死么。从墩子桥顺着河边那条崎岖不平的路要走好久才能到埋尸现场,这个就很不合理,更无可能。”

“二弟,那也就是说王秀才根本就不是凶手了。”

“大兄,你就没发现就王秀才那样,手无缚鸡之力,全身无二两肉的人能够是刘姓地主的对手,其实王秀才的供述全部是真实的,他没有说假话,他只是贪图刘姓地主手里抓着的钱财干了蠢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