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再造三国之武侯续命 > 第三百二十六章 东吴时机

第三百二十六章 东吴时机(2/2)

目录

张昭继续冷笑,“呵呵,我对大吴的忠诚,还轮得到你来怀疑?当初我辅助陛下的时候,你们一个一个,还不知道在哪里呢!我不过是看不下去,你们穷兵黩武,要把国家推到危难边缘罢了!如果我知其不言,那才是真正的不忠!”

现年已经八十一岁的张昭,的确有资格说这个话。他辅助孙策创业、帮助孙权稳定江东,至今已超过四十年。在如今孙权的臣子里面,无论名望和资历,没有一个能超过他的。

虽然说因为性格刚强,屡屡错失丞相之位,但是孙权仍然对其礼遇有加。即便张昭已经称老退位,遇到大事,孙权还是要常常请教他的意见。

大将军诸葛瑾上前劝和,“两位息怒,意见不合很正常,都是为了国家着想。“

说罢诸葛瑾又面向张昭恭谨作揖,”张公既然不同意出兵,那么大吴应当如何,张公必有高见。我们愿闻其详!"

张昭微微一愣,随即脖子一昂,”我没有什么高见。除非能不动兵戈,不然我们不如保境安民、休养生息为好。“

朱桓毫不客气地回道,”呵呵,说了半天,按照张公的意思,我们就坐失良机,什么也不做咯!这个当然最简单!不用想,都知道!”

“你!”张昭气得脸通红。

“机会的确难得,我们一定要抓住时机,有所行动!”沉思已久的上大将军陆逊忽然出声。

众人见陆逊发言,纷纷安静下来,连朱桓和张昭也放下争论。

上大将军,深谋远虑,才是真的必有高见!

“太好了,上大将军,也赞同,此时应该出兵么?”朱桓见一向谨慎的陆逊居然出声支持自己,不禁喜出望外。

陆逊看了朱桓和张昭一眼,苦笑着摇摇头,“非也,我只是认为我们应该有所作为,但我认同张公所说,此时不宜大动兵戈,当以恢复国力民生为先。”

这次轮到张昭露出惊喜的眼神,朱桓则生气地别过头去不再说话。

不过,众人听得有点摸不着头脑。

不出兵,怎么作为呢?难不成天上自己会掉馅饼?

陆逊也不再作答解释,他径直上前,面朝孙权作揖一拜,“启禀陛下,臣有三策,可使陛下不费一兵一卒,便将襄阳、寿春收入囊中!”

众人闻言都吃惊地瞪大双眼。

上大将军怕不是在说梦话吧?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夺此二城?真有这么简单,那之前十五万大军北伐为何那么艰难?

可是,上大将军不是夸大之人啊,从来不夸海口。

他既然如此说,必定是腹有良谋!

众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听一听这惊天的计策了!

即便是对陆逊之才非常有信心的孙权,此时也不禁强烈来了兴趣,“伯言,快快说来,朕都等不及了!”

陆逊微微一笑,环顾四周,“诸位可还记得,数月前,我们曾在此讨论,何时才是出兵良机?”

“那时上大将军说,诸葛亮北上攻魏之时,便是我们得出兵良机!”一向记忆很好的左将军孙据答道。

“不错!”陆逊欣慰地点点头,“不过我想修改一下,未必要等到诸葛亮北上,眼下,就有一个更好的时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