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2/2)
可一二等茶叶太贵,买不起,她就对剩下的起了心思。
“剩下的三四五等都什么价?要是您去压价,能压到多少?”
仿佛是要把剩下的茶全收入怀中的意思。
她口气太大,简伯忙说:“三等茶孝敬各地官员,也是不卖的;四等茶一斤十几两,这是能掏银子买的,可这么些年了,人家肯定有固定的销路,多少老主顾排着队上门来收,咱们要想截断人家几十年的门路也不容易。”
“只有五等茶好买,也好卖,读书人图个风雅,舍得买来喝,一斤也得好几两。”
虞锦默默把刚才“茶叶全收”的心思咽回了肚子里,可真他娘的贵,区区几片草叶子,卖得比山珍海味还贵。
她转念一想又挺乐,他爹给她寄过来五千两银票,能买啥?爹肯定也不知道这茶这么贵。
五千两放到江南,能买谷子五千石;放在东鲁,能买空三座盐场;可放到这御茶园,四等的茶叶也不过能买四百来斤。
可虞锦转念又想,她家没有茶叶的门路,爹以前也从没提过要做这门生意,怎么忽然就火急火燎地催着她来收茶了?
紫笋茶罢贡,算是皇家不要了的东西,肯定会有许多茶商闻风而至,这茶利润丰厚自不必提。
然父女这么些年,虞锦知道她爹不是短视的人,没必要贪那几个钱。就算他真想开始碰茶叶生意了,五千两也绝不可能打通紫笋的门路,收那么百来斤茶叶带回京又有什么用?
虞锦拍拍罗镖头,悄咪|咪问他:“罗叔,你出门前老爷有没有说收这茶是要做什么用?开几个茶铺?”
罗缙说“没”,表情迷惑:“老爷说,这趟我只管护好姑娘就行,别的都看姑娘自己的能耐。”
虞锦翻了个白眼,只能自己琢磨。
这是要考她什么呢?
想来想去,琢磨不明白,暗暗把这个问题记在了脑子里。
茶棚掌柜是半个雅人,每张桌上都放着本册子,虞锦拿起来翻了两页,见上头写着:好茶以时分两种,明前雨前。清明前茶树出芽少,芽叶嫩极,味醇形美,此为上佳;谷雨前后收采,即为雨前茶,芽厚耐泡,滋味次之。是故明前贵如金,雨前次两品……
文绉绉的,看得头疼,虞锦悻悻合上了。
他们这群人干坐在茶棚里等到了傍晚时分,派出去的护卫们才回来,绕着村子走了一圈,也没找着个能好好安顿的地方。
顾渚村往来客商多,许多农户家里都会收留客人,茶棚掌柜一早就准备上了,见状扬起笑脸把人往后院请:“几位老爷就在我家歇着吧。”
进去一看,院子里的鸡窝猪圈不提,地方也小,顶多能腾两个屋出来,倒是拾掇得挺干净。
他们这趟来了三十多人,实在挤不下,寻了一排农舍才安顿了下来。
刚落脚吃了两口饭,罗镖头又回来了,道:“东边临湖的地方有好几座宅子,是往年宫里头的尚茶公公来收茶时住的地方。今年宫里没人来,几座宅子都住的是客商,已经住满了。”
虞锦收回视线,恹恹扒了一口面,那大尾巴公鸡就从她桌子底下钻过去。
罗镖头说话没个先后,半天才说到正题上:“……可刚才我去的时候,姑娘猜猜碰上了谁?是鹤安赵家的三掌柜,以前一块喝过酒。那掌柜瞧见我了,说是能挤挤给咱们腾出一个宅子来,姑娘要不要过去?”
“赵家也来了?”虞锦挑眉。
鹤安赵家是老京城人,茶叶发家的,跟不羡仙这样得了御笔亲封的大茶坊不一样。不羡仙背后的简家乃是诗礼传家,真要说起来他们不算是生意人,而是几个茶博士带着一群评茶师傅,开几间品茶会友的茶社,养的是名声。
而赵家却是专门做散茶生意的,从几文钱一包的毛茶到十几两的龙井,他家都卖,京城各地是他们的铺子,百姓间名声不错,富人却不爱去赵家。
一来他家茶叶价贱,二来他家茶源也散,每年直接跑到各地跟茶农收茶,是以茶叶良莠不齐,京城但凡有些头脸的人都看不上。
这样的赵家,如今也想把生意往上做了。
罗镖头又道:“他家来的是大少爷,年前赵家老夫人过寿时见过的,姑娘还有没有印象?”
虞锦有印象。赵家大少爷四十多岁,跟虞五爷算是同辈人,虞锦得喊声叔。两家没什么交情,不过京城富商圈子小,这家摆宴那家贺寿的,几回下来,也算是混了个脸熟。
※※※※※※※※※※※※※※※※※※※※
诈尸啦,11.15打卡。